第623章 新的成果(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大魔王真不懂,也真不是大魔王的建议。现在看,至现在大宋的各方面基础科学真的有些积累了。而实际上,最早沈括用大风筝飞的时候,就是这个无垂危布局,所以飞的轻松,但非常难以控制。
  如果真能解决飞控问题,又不要求大航速,那么在现有发动机推力下,这个所谓的b2布局还真是解决大宋第一代战略轰炸机技术难题的方案。
  但是内行就不指挥内行了,所以他们问北京和东京哪个方案好的时候,大魔王也两眼抹黑摇头说:别问我。
  好消息是:战术机方案定型,五百斤栽弹量、一百六十节航速的数据可以接受。不过就是腿短,从东京基地起飞,可以轻松到北京,若从北京空军基地起飞,可以拥有辐射部分东北会战战区的航程。
  如此也行,两个飞机制造厂一边研发战略轰炸机的同时,正式进入了战术机的量产。
  这意味着海军仍旧艰难,空军暂时不具备对太平洋海战的支援能力,但陆军在战术空军支持下,会逐步扭转局面。
  “分为北京和东京两地,已在大量培训飞行员。相公勿要对此操心,一月内,首批战术空军就能对东北战区提供支援。”
  工业司以及军方的许多陪同人员都这么发誓。
  王雱多的没再说,微微点头:“东北是其次,数量不够的战术空援是挠痒,没空军他们也能扛得住。但西南战区和西北战区,如果有战术空军支援,扭转局面就会很快。拜托诸位了,战术空军投入西北西南战区所需的基地和机场,现在就必须考虑。”
  全体立正!
  相比而言,几个空军基地的协调建设,在现在的氛围下轻松的一逼,完全和战略轰炸机的制造不在一个量级。大魔王想要机场么,三十天内就能遍地出现。真以为这一年多来扩建的一千多水泥厂是摆设啊。
  沈括很自大的这么想着。
  视察完飞机制造厂,大魔王伸个懒腰,很累想要歇菜休息了。
  然而不行,随行的工业司官员,以及小舅爷都一个劲扯着大魔王走,都分别想把大魔王带自己厂里去。
  就此大魔王只得又打起精神,知道他们分别都有某个领域的新成果要邀功。
  “相公不累的话去军工厂,还有一些新东西让您过目。”沈括提出了要求。
  曹集当仁不让的道:“先去我的兵工厂吧,我也有新的成果给明府看。”
  “你靠后,我先说的。”
  “然而先说不算,后说才定调。”
  就此曹集和沈括争吵了起来。基本上曹集也牛逼了,除了只怕大魔王外,鉴于其体量和重要性,一般官员小曹都不买账的。
  大魔王也不想冷他们的心。不是想挺曹集,但鉴于从这里去的确是曹集的工厂近,为了节约时间便道:“先去曹集工厂看看吧。”
  就此,去了曹集设立于城外的军工厂一个车间。
  原本已经很累打着哈欠的大魔王,在车间里一看就来了精神,惊呼道:“卧槽这是定装子弹吗?”
  沈括看见这个东西的时候,顿时一脸黑线!因为工业司的成果也是这东西。撞车不说,同一东西竟然被小舅爷抢先,那么往后大魔王兴趣就大减了。
  曹集除了得意,也对大魔王说辞愕然,这个东西研发出来后,小曹的厂里不叫“定装弹”,而叫其他。不过他会拍马屁,当即道:“明府学问高深,一语中的,很显然这东西还没名字,从此就叫定装弹吧。”
  王雱走近,拿起了一颗子弹进行观察,这的确是自带底火的定装弹。
  有定装弹就会有后膛枪,那么作战效率自然能够得到很大提高。
  负责的说,自南宋汉人制造了第一支火器后,火器使用价值真正大幅超越冷兵器,是从后膛枪才开始。
  否则如果不讲成本等等因素,神臂弓是真强于燧发枪的。
  后膛枪的制造和思路并不是难点,既然有了燧发枪,那坑爹的东西对使用环境要求太高,装药装弹效率太低,且匍匐在地时候几乎无法进行,必须是人站立时候才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