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4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让员工有归属感,也为了让他们多一点人际交往的渠道,公司还把这栋楼的三楼架空层包了下来,做了个玻璃房会所。
  本公司的员工凭员工卡可以在这里享受简餐和不限量咖啡。
  也对外营业,菜单的价格比较亲民,是这一片小区大部分单身白领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
  “歆歆,以后你毕业了也来这边创业如何?我给你留一层楼,或者就我对面的房子?”
  “再说吧,我还有两年呢,而且我打算继续读研,等我毕业,你说不定都出国继续读书去了。”
  总觉得自己要真的去了那边,迎接自己的不会是好事。
  过年那会儿周昇妈妈给她的印象太深刻了,这辈子她都不想再经历一遍。
  四月,草长莺飞。
  陈怡歆这一学期就回了两次家,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学校,图书馆和寝室两头跑。
  付出的精力很多,收获也不小。两个专业的教授对她印象很不错,特别是他们统计学的王教授,已经有让她读自己研究生的意思。
  四月底,王教授让人叫来她,问她愿不愿意参加自己手下的一个科研小组。
  这个科研小组是专门为企业服务的那种,做数据分析统计,设计到建模。而陈怡歆是他们统计专业里面参加建模比赛仅有的两个拿到奖的学生之一。
  能得到老师的青睐,她自然很高兴,不加考虑就答应了王教授的安排。
  王教授在学校算是中青年骨干教授,年纪不过四十五,能拿到b大教授的聘请,还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跟着他干,至少钱途无量!
  这个研究小组里面一共五个人,三男两女中她年纪最小。
  年纪最大的学姐已经要研究生毕业了,她现在最为纠结。因为她是王教授带的第二届硕士研究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教授今年可评为教授,并拥有博导资格。可问题是,在她毕业之前王教授的资格不一定能批下来,而她又不可能去赌这一次。所以最近她为了毕业论文和继续读博的事情,完全陷入了低气压中。
  也正是因为她这种情绪和工作不稳定性,王教授才破例让陈怡歆进入他们这个小组。至少在两年的科研期内,陈怡歆不会陷入对未来不确定的纠结中。
  除开学姐,还有两个研一的和一个大四的师兄。
  师兄们人还不错,不会因为她是小师妹就舔,也不会故意为难她。而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学姐看到她之后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学姐估计是打算脱离小组了。”大四的师兄悄悄跟她说,“学姐要是读博的话,本校不一定能读,要么出国,要么就直接工作。我之前看到学姐在报国外的学校,老板也给她写了推荐信,能不能成得看她运气了。”
  他们还好短时间内不需要纠结升学问题,等他们硕士毕业,王教授肯定都已经拿到博导资格了。
  陈怡歆没有跟师兄们八卦太多,他们人少,数据量又庞大,即便是陈怡歆这个能力还不错的,第一周光记录分析数据就已经头晕想吐了。
  原本就非常紧张的时间现在更加没有空闲,连接个电话都是一分钟内搞定。陈妈妈都吐槽自己快要不认识闺女长啥样了。
  付出总有收获,再加上王教授也不是那种盘剥研究生的导师,偶尔还会给他们发点红包,一两个月总要让他们出去唱个歌吃个饭放松一下。
  当然,油水更多的工作基本是落在两位研究生师兄头上的,毕竟他们才是小团队的主力。
  陈怡歆跟着师兄师姐们干了半学期,到暑假的时候,老师直接把他们丢到自己名下的一间咨询公司实习。专门做风险投资分析的,主要给担保公司和小型融资企业做分析。
  像那种大型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人家要么有自己的团队,要么请的是国际出名的分析师团队,他们这种小虾米可沾不上好处。
  教授本身还有个专业的团队,他们几个学生不过是做些辅助性的工作,然后替一些小型公司解决问题。收入不少,事情不算多,甚至教授还允许他们适当的接私活。
  这么好的老板很少见了,可偏偏还有人不珍惜的。
  七月末,他们到了公司之后发现公司气氛不太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