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听其中一个大娘问另一个:“翠花,你们家三儿是不是转正了?”
  那个叫翠花的大婶得意的说:“是啊,我总和你们说读书错不了,错不了。
  一年学费也就三五块钱,你们偏说我心气儿高,是我自己想让家里出个高中生才逼着建军读书。
  哼,你们现在再反过来瞧瞧,我家建军高中毕业就进了钢铁厂,靠的是什么?咱农村人一没钱二没权,想走个人情都没有门路,还不是靠建军的学历。”
  另一个大婶也叹气:“你这话也说的轻松,我们那是心疼钱?
  你家有老大老二补贴,余下的弟弟妹妹都去读书也是读的起的,但我们家若是送一个出去,那余下的咋办,少个男丁那就是每天少十来个工分。”
  “也是,我家若不是老大老二在外头拼命,余下的小的哪能过上好日子。哎,我也时常和建军建民向红建设他们说得记得建国建党的恩情。”
  有个大妈开口:“翠花这话说得对,你家余下三个男娃都是好的,不过我也得说说你家向红。
  不是我们这些婶子多嘴,实在是你家向红太娇气了。她这初中念了一年不继续读也就不读了,但也不能就在家里窝着。”
  翠花婶子笑着道:“你也知道,我生了五个儿子,就这么一个闺女。掏良心说她过得不比男娃们差,我实在是舍不得她下地挣那么点子工分。”
  “她也十七了,该考虑成家的事了,你家老三现在是工厂的正式工,老四也成了临时工,又有老大老二这两个当兵的,我看你家向红是要嫁到县里去呢。”
  “我们还没考虑这些呢,相看这事儿怎么也得等她十八周岁了。
  你们也知道,向红让我宠的不行,现在也还是一团孩子气,我可舍不得她早早嫁出去。
  哎,嫁的再好,以后的日子能有家里舒服?”
  苏敏跟着这些大妈们走着,听着她们的谈话,心里有些羡慕这个叫向红的姑娘。
  一听那翠花婶子的话就知道他家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里又有两个军人两个工人,这样的家庭在这个年代真是好得不得了。
  想来那向红姑娘的日子肯定过的舒坦,同样是十七岁,原主都上了四年多的工,干了四年的活儿了。
  这时却听走在她身后的赵宁宁嘴巴里嘀嘀咕咕的:“哼,一个村姑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便是每天养在家里也还是一股子土气。还没有自知之明,好似读了半年初中就成了文化人,装腔拿调儿的。
  也不知道大队长怎么会有这样一个闺女。我就是看她不顺眼。”
  苏敏心想,看来这赵宁宁不止是和女知青们处不来,人家本地人她也看不惯啊。
  不愧是‘看不顺眼’赵宁宁,看啥都觉得不顺眼。
  不过那个翠花婶子竟然是大队长家的老婆,这个大队长也挺厉害的,培养出四个出息的儿子。
  秦静怕赵宁宁说的话被翠花婶子听见,翠花婶子可是队长家的,陆向红又是她最疼的女儿。
  若是知道赵宁宁在背后嘀嘀咕咕她宝贝闺女,不论是当场闹起来还是以后在背后给她们女知青穿小鞋都是挺让人害怕的。
  “宁宁你小声儿这点,让村里人听见还以为你不满大队长呢。再说翠花婶子疼爱闺女也是她家的事儿,你管这些做什么。”
  秦静是个窝囊的性子,赵宁宁才不怕她,白她一眼:“我又没说错,整个村里谁不知道她的大小姐德行。
  每天不干活儿,就是衣服还得嫂子帮着洗。读了两天书,不过是个小学毕业的,还非把自己当个文化人。
  前两年好不容易轮到咱们大队推荐人读工农兵大学,她不是还闹着非要去。
  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连个字都写不利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