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心中涌起奇异感觉,柔声答道:“神侯,你也好。”
  说完这句很古怪的话,她突然又笑了。她觉得好笑,所以绝不吝惜笑容。她目光四处逡巡着,从他的脸,扫到他白皙、秀气、不似习武之人也不像老年人的双手。
  然后,她很长很长地叹了口气,下定决心似的,抢在他前面说:“不瞒你说,我现在很忙,相信你比我更忙。我们何不开门见山,珍惜大好时光呢?你有什么见教,请尽管说出来。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帮忙。”
  诸葛先生本就不想拖延。他要做的事情,好比动刀割除一个脓疮,若不敢快刀斩乱麻,只会越来越痛,越来越尴尬紧张。苏夜选择有话直说,正中他下怀。
  他神色平静如湖水,目光深沉如古井,到了把话说出口的一刻,却凝出一丝微不可察的苦笑。苦笑正如清苦的茶香,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他苦笑道:“好,很好。请你把元十三限交给我。他出身于自在门,是我的四师弟。”
  苏夜笑道:“可以。”
  诸葛先生登时一愣,想不到她这么好说话,答应得这么快。可那丝苦笑尚未来得及撤退,她的第二句话接踵而至。
  她又说:“赎金一百万两白银,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诸葛先生又是一愣,发出类似元十三限的声音。区别仅在,他的声音里没有怒气,“这……”
  他的吃惊之态发自内心,绝无半点虚假,既因为她狮子大开口,也因为他赫然发觉,她竟不是在开玩笑。她的态度很认真,认真到令他无法轻松以对。
  多少年了,敢向他当面索要赎金,无视他六扇门魁首身份的人,一只手便能数出来。到了今天,苏夜有幸名列其中。
  她坐在他对面,如同名家笔下的仕女图。但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仕女像她这么可恶。她欣赏着他的惊讶,心情极好地微笑道:“拿不出也没关系,我给你指两条明路。”
  诸葛先生愣了又愣,最终只觉无话可说,再度苦笑道:“请讲。”
  第四百四十六章
  苏夜无意卖关子,立即笑道:“其一, 你可以把府上四位爷卖掉, 一位卖二十五万两银子。我敢保证, 肯定有人愿意买。”
  诸葛先生沉默半晌,失笑道:“谁买?”
  “我啊, 除了我还有谁,”苏夜理直气壮地说,“二十五万两, 我还觉得卖贱了呢。”
  “……其二呢?”
  苏夜道:“其二, 你去找蔡京, 和他进行一桩交易。如今他部下死伤殆尽,好不容易请动的元十三限, 亦被我生擒活捉, 正是急于用人之际。你帮他对付我, 让他给你一百万两银子做酬劳, 岂非两全其美?”
  两条“明路”一出,即使诸葛先生是个傻子, 也能看出她无意放人, 纯属借机刻薄自己。
  他登门之前, 已料到结果不会尽如人意, 却没想到她如此尖酸刻薄, 几尽奚落之能事。最要命的是,她态度里竟有几分真诚。假如他送来百万白银,说不定, 她真会乖乖交出元十三限。
  一时间,他哭笑不得,认为她毕竟年纪尚轻,颇有几分孩子气。但事已至此,这种“孩子气”,反而十分难缠,变成她特意竖起的盾牌。
  人人敬重诸葛神侯,苏夜也一样。但敬重与听话,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立场。他在这里空口白话,决计要不出元十三限。而且,她不认同他的行事方针,决定自行其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肯受他一星半点的影响。
  诸葛先生的手,终于像拈花似的,拈到了须髯之上。面对普通人时,他可以慈祥和蔼,亦可表现出天威难测的冷酷威仪。即使是他一手养大的无情,一旦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他也会亲自动手清理门户,绝不区别对待。
  然而,眼前的人是五湖龙王。他敢摆出这等威风,她便敢翻脸请他走路。她是个软硬不吃,只愿意讲讲道理的人。
  道理,正好是他此行缺乏的东西。
  他不能以势压人,亦很难以理服人,只得尝试用“规矩”解决问题。他手抚长须,淡然道:“龙王,论公义,你该把人犯交到我手上,让我得以秉公执法;论私情,自在门的事,应该交给自在门的人,不必劳动你的大驾。”
  苏夜笑道:“我不想劳,也不想动。我只想安静地躺在床上,窝在棉被里,任凭外面天崩地裂,也不关我事。但,令师弟非要当街杀我,我没有法子。”
  她不等诸葛先生回答,继续说道:“论公义,元十三限早已心性大变,为了胜过你,与蔡京眉来眼去,并担任蔡党的武功总教头。任怨的竹叶手雷鹤腿、傅宗书的斩马刀,全部由他亲自指点,耐心教导。到了后来,他更派出一二三……鲁书一到天下第七,这七名徒弟,全力以赴地帮助太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