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是决定留下,壮子当时便进了城,将身上所有的粮票都兑了粮托回家中。事情办起来倒是极其顺利,在郭龚二人这里做个米粮托运的登记,然后隔天大人们进城开会,会把安排好的粮队条子带给他们,自己拿着条子进城去交粮票,粮队自会把米粮托回去。
  隔了四天之后,壮子竟第一次收到了家中的口信,最小的闺女饿得病了,家中实在没有银钱看大夫,是殁了,她小小人儿,家中没法归葬祖墓,便只能葬在村外那株桃树下,他送去的米粮很及时,两个小些的儿子也已经饿得不行,那简单的口信上写着他家中情状,老娘和媳妇托人带了一双匆匆织就的芒鞋,十分合他那双大脚,直叫这人高马大的汉子哭得泣不成声,可终究,他咬咬牙,换了新鞋子,拭了眼泪,便加倍卖命地干活去了。家里已经没了一个,不能再叫其他人也没了活头。
  关大郎家中还好些,他毕竟是族人守望相居,略微能相互照看一些,这一次,他和当初一道来亭州的同乡都托了米粮回去,带回来的口信中,话里话外族人都是为他们高兴,庆幸他们找了条活计,托来的东西也五花八门,直叫一个个傻笑得不成。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众人的工作内容从修路到伐木/架设筒车,渐渐习惯了新的工作内容,也慢慢习惯了生活中多出一件事,攒了粮票便去登记,把米粮托粮队捎回家中。
  而这一日,关大郎与壮子又约好了进城,除了似往常那般,除了将粮托回家中,二人还另有一事,要参加郭大人与龚大人的升官大典哩!
  </div>
  </div>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