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渝又窘又迫,赶紧把手放了下来,这回是连耳根子都红了。
  萧明川犹在絮絮叨叨说个不停,顾渝听得不耐烦,小声回了句:“陛下不也没穿鞋么?”
  萧明川顿时哑然无语,他把顾渝抱回床上,随即招人进来伺候,其间两人都没再说什么。
  洗漱完毕,穿戴整齐,顾渝说他要去给两宫太后请安,顺便在慈宁宫用早膳,问萧明川打算去哪里,是等岭儿醒了一起用膳,还是回到乾安宫再用,言下之意就是他不打算奉陪了。
  萧明川略加思索,轻笑道:“天还早呢,让岭儿再睡会儿,朕陪你去看看两位太后。”
  小孩子的瞌睡本来就比成年人多些,萧岭年纪小,身体弱,除了夏季早晨凉爽,顾渝通常都是等他自己睡醒了才让他起床,而不是自己起了就强行把儿子叫起来。
  因此,萧明川不等萧岭在顾渝看来是很正常的事,可是他要陪他去向太后请安,这就有点出乎顾渝的预料了。因为一直以来,萧明川和两位太后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亲密。
  丁太后是萧明川的生母,她出身卑微,原是乾安宫中近身伺候先帝的大宫女,一朝承蒙恩宠,又有幸生了皇子,被先帝封了个正八品的婕妤。
  由于丁婕妤的份位不够,萧明川生下来还不到一个月就被先帝派人送到了皇后宫里。
  只是萧明川虽然是顾太后养大的,可先帝却始终没让人改了他的玉碟,这样他的身份说起来就只是皇后养子,而不是正经的嫡子,这导致先帝后来在立储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朝臣们反对先帝立萧明川为太子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非嫡非长。
  在萧明川的前头,还有位年长他四岁的兄长萧明青,萧明青的生母是傅昭仪。
  论年龄,萧明川比不过萧明青;论出身,丁婕妤的份位比不上傅昭仪;论才能论学识,在两兄弟的聪明程度差不多的情况下,十岁的萧明川拼不过十四岁的萧明青可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萧明青面前,萧明川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是顾安之抚养长大的,勉强算是半个嫡子。
  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萧明川是嫡母养大的不假,可萧明青在名义上也是顾安之的儿子,除非先帝正式改了玉碟,把萧明川记到顾安之的名下,不然萧明川的身份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
  先帝最信任的小皇叔南阳王就曾劝过他,说萧明川是顾安之亲自抚养的,改玉碟理所当然,而他一旦有了嫡子的名分,被立为太子也是名正言顺,再没人能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南阳王的话很有道理,可惜先帝犹豫再三,就是不肯照办,他见满朝文武都拿萧明川的身份说事,干脆越级提升了丁婕妤的份位,直接从正八品提到了从三品,恰恰压过了正四品的傅昭仪。
  最终,萧明川入主东宫的理由是立储以贵。丁姬也因此母凭子贵,在先帝驾崩后成为太后。
  有人猜测,先帝的种种不合理举动都是为了维护丁太后,若是萧明川记到顾太后名下,他当太子是顺理成章了,可是那样的话,便是萧明川登基,丁姬顶天也就是个太嫔的封号了。
  面对这样不负责任的说法,从小在宫里长大的顾渝觉得很不靠谱。
  诚然,先帝和顾太后的感情不大和睦,可他对后宫的其他人,那是更没兴趣,先帝甚至不会像萧明川这样每个月固定点卯,他更喜欢一个人待在乾安宫,不要任何人作陪。
  便是那位传说中的真爱丁太后,根据顾渝得到的不确定的小道消息,先帝最长时间不进储秀宫的记录是一年半。这算哪门子的真爱,还不如她当宫女的时候,那会儿好歹天天都能见着先帝。
  先帝是个性情中人,思维方式比较诡异,说话做事也常常出人意料。
  因而先帝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顾渝从不打算深究,因为他确信,那不是他这等常人可以理解的。顾渝只知道,由于先帝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搞得萧明川和生母养母的关系都比较尴尬。
  若说顺路,从坤宁宫直接到慈宁宫更近些,可萧明川和顾渝打算在顾太后那里用早膳,他们就绕道先去了丁太后的寿春宫,准备给她请了安再去慈宁宫。
  丁太后信佛,皇帝夫夫到的时候她正在眯着眼睛捡佛豆,神情非常虔诚。
  似是没想到萧明川会跟着顾渝一起来,丁太后面露惊讶之色,她略显慌张地放下装有佛豆的簸箕站起身,却被大步迈到身前的萧明川给按着坐了回去。
  丁太后的年纪不算很大,今年不过四十出头,比顾太后要年轻好几岁,可她皱纹明显的愁苦面容和常年茹素导致的枯黄面色使得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好几岁。
  萧明川和顾渝双双给丁太后请了安,又坐下陪她说了会儿闲话。
  顾渝很明显可以感觉到,丁太后在萧明川面前显得很拘谨,甚至有些惧怕的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