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叶老先生正讲到六经:“选择修习哪一经,对你们今后的人生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一般来讲,山长们会建议学徒修习与授业恩师相同的经典,这样一来,便能走前人走过的路,能避免许多谬误,二来,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通常也喜欢选择与自己性情相近的学生,自然更适合同样的路数。”
  谢良钰和叶审言点点头,这些他们是明白的。
  昔日孔子论六经,曾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这段话大致解释了不同经典求道塑成的不同性格,治《诗》者多温和柔顺、朴实忠厚;《书》则令人通晓远古之事;若是心胸广阔坦荡者,多会选择治《乐》;而如果是清洁沉静、洞察细微者,则多是研习《易》之所得;而治《礼》者端庄恭敬;治《春秋》则多善于辞令和铺叙。
  当然,这只是客观上对研读经书的读书人做的一个分类,算是对君子之艺的美好期待,但这个人最终是什么样,又走了怎样一条路,就要看他自己了。
  叶审言显然心中早有定量,没思索多久,便肯定道:“孙儿仍愿治《春秋》。”
  叶老没说什么,而是转向谢良钰:“你呢?”
  “……”谢良钰垂首凝眉——他一个骤然接触古文都没多久的穿越者,现在让他思考这种哲学问题,实在是……
  可先生问话总不能不答,他匆匆选定一个,正要开口,鼻端却忽然闻到一股难以言喻的香味。
  不单单是他闻到了,屋里三人没一人能够幸免,叶审言的目光眼看就控制不住地飘向窗外,三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感觉到一阵饥饿。
  此时本就是饭点,他们说了那么久的话,可是水米未进,此时一闻到这霸道的香气,登时都有些把持不住。
  味道刚飘进来,谢虎就在外头敲响了房门。
  “叶先生,叶先生!我来给你们送饭,前院儿大哥哥说你们在这儿呢!”
  叶老顿了一下,随即无奈地摇摇头。
  “罢,你再好生想想,先用午饭吧。”
  话音一落,就见谢虎小小的个子捧进一张硕大的托盘,谢良钰连忙起身去接,却被弟弟灵巧地一躲,给闪过去了:“我来我来,哥你歇着!嫂子说你不能干重活儿~”
  谢良钰:“……”
  他摸摸鼻子,在叶审言“你不是吧”的目光注视下忍不住老脸一红,那边谢虎已经轻松地将托盘放到了几乎跟他一样高的餐桌上,小脸绷得很是严肃,恭恭敬敬地朝叶老鞠了一躬:“叶、叶先生,我来给你们送饭!”
  就没有老人家不稀罕这种虎头虎脑又懂礼貌的小孩子,叶老面对两个学生时端严肃穆的面孔也放松下来,慈祥地笑了笑:“你一个人把这么多东西带过来的?能端得动?”
  “当然!”小孩儿很是得意,一挺胸,自豪道,“我力气可大呢,梅娘姐……嫂子都夸我说今后一定能当个好兵!”
  叶老一愣。
  “当兵?”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谢良钰一眼,疑惑地重复道:“你想当兵?”
  “是啊!”谢虎没心没肺,理所当然地应道,“大将军多威风,我以后要跟着叶将军一起保家卫国呢!”
  童言无忌,可这话一出,房中另外三人都是一震。
  在大齐提起叶将军,十成十的都是指叶长安,而这个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如今却被朝中奸人所害的男人,正是这里其中两人的儿子和父亲。
  而谢良钰,从前日明寅铖的举动,多多少少也能猜到这家人跟叶长安有关系——当然了,他绝对想不到是如此之近的关系。
  谢良钰忍不住上前半步,按住虎子的肩膀,接着他的话笑道:“您有所不知,我们这地方,从募军是很吃香的行当,小孩子……”
  叶老手向下按,示意他不必解释了。
  “我知道——”他对着谢虎招了招手,矍铄的样子忽然间有些苍老了起来,“你真的很厉害吗?”
  小孩儿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眨了眨眼:“是呀,村里十几岁的大哥哥都打不过我呢……老先生,你们不先吃饭吗?凉了就不好吃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