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又是一年挖土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花生卖不卖都无所谓,重点是加工成别的带有附加值的产品,然后推广到市场中去。
  最后,就是重中之重的棉花。
  棉纺厂已经盖起来了,但棉花还没到收获的季节,到了九月或者十月,就能迎来大丰收。
  可问题是,这里的人以前没种过棉花,也没有织过棉布,到时候请哪些人来当技术工呢?
  何绡自己也是个只拥有纸上谈兵能力的半吊子,弹棉花纺棉布的机器,都是她在x数据库里找到的设计图,然后请人弄出来的。
  但随后……她就什么也不懂了。
  何绡手负在身后,微微抿唇:看来,还得先找几个会织布的技术工来。
  ……
  何绡待在丹村的这段时间,大家干活的激情都很高涨。
  许是因为领导来视察的效应,每个人都特别积极,有条件就自己干,没条件就创造条件也要干活。
  看着丹村的人口也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大多还都是丹村以前搬迁出去的年轻人,又搬回来的。
  何绡便感叹似的说道:“要遏制抛荒和劳动力流失,可不就得从根源上解决产业扶持及年轻人就业的问题?”
  她这也算是做到了吧?
  年轻人们回来后,可以一边种地一边就近在家门口打工。
  何绡家的产业太大了,他们一年到头都能挣到钱。
  就算偶尔空闲下来后,何家厂房里还有人专门开科普小课堂,讲述各种种植中的要领和技术等。
  这些人都是何绡派去的,结合了本地老农们的经验要领以及后世的科学要素,可谓是引领时代了。
  丹村的人竟然也接受良好,甚至还有很多人把小孩子送过去,就为了能多学几个字。
  何绡看到这些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的眼睛,又突发奇想。
  等她把产业彻底搞大,成为青州汾州的首富,建立了无数个厂子后,说不定她可以办个属于厂内的学堂。
  到时候,来厂里上工的人们,家中孩子可无偿学习。
  这多好啊!
  在促进百姓民众从物质上脱贫外,还能促进他们精神方面的脱贫。
  何绡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合格的扶贫人员。
  哦,不对,现在她还是一个剥削民众的资产阶级!
  七月初十,丹村众人开始挖土豆。
  这里种了二十亩的土豆,所以出了厂子里发动了二十来人之外,丹村里面还有二十几人来动工。
  将近五十人站在这二十亩的土豆地里,竟然一点也不拥挤,甚至还觉得有几分稀疏。
  何绡自己也换了干活的衣服,带着新桃和新琴下了地。
  新桃是真正意义上在豪门大家里伺候过的丫鬟,干不了什么农活,下了地没多久,整个人就气喘吁吁的,浑身腰酸背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