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封文武(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守府内,小公子的出生对于楚寒麾下的这些文武来说是一件大事。纵使远在南边的岳飞也奔驰回来见见主公的长子,未来大业的继承人。
  正当他们在喜悦大业有继之时,另外一件好事也来到了楚寒身边。
  “楚寒接旨!”
  “臣楚寒,携会稽十五县文武接迎陛下圣旨!”这是楚寒第二次接旨,上一次还是在中原时分匆忙之间没有礼数。
  现在他们身处江东,而且此次前来的人物也非比寻常,乃是灵帝身边最亲近之人,和张让并立为十常侍之首的中常侍赵忠。
  和张让不同,赵忠的名声虽然不显,但他确实是其中不可多得的智囊人物。十常侍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成为和世家外戚两派扳手腕也是多亏了赵忠在其中谋划。
  “陛下有旨,楚寒征讨山越有功,功在社稷。加封楚寒为宜城侯,镇东将军一职
  兼领会稽太守一职!望爱卿继续征讨山越,为我大汉征服外族立下万世不灭之功勋。”
  “陛下圣明!臣一定遵循陛下诏令继续征讨山越贼部,为大汉扫平东南。”楚寒说毕连磕了三个响头。
  赵忠虽没多言语,见楚寒如此恭敬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楚太守请起,诸位请起!”
  “谢大人!”楚寒和麾下文武站立起来。
  “大人舟车劳顿估计也累了,下官早早在府衙之内为大人准备了香汤沐浴,大人稍作休息,晚上我再为大人接风洗尘如何?”楚寒手持圣旨,心中更是惊喜万分。镇东将军一职那可是楚寒想却得不到的东西,没想到现在忽然而至,喜从天降让他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精通官场的赵忠也明白楚寒这应该是有所分配,心中也不多言语。自己一路而来确实也累了,稍作休息也不错。
  几个侍女引着赵忠离开之后,在场的文武分立两旁。
  “恭喜主公荣登镇东将军一职!”
  镇东将军那可是能够正是开府的人物,纵使是在大汉军职之中那也是极其高的存在。楚寒从一介平民爬到这个位置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如此神速的背后是无数白骨,无数战功累积起来。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任何王朝建立都是无数白骨堆积而成。
  “全赖诸位之功。昔日我曾言,与诸位荣辱与共。今我们既然走到这一步,希望诸位能够助我一臂之力,确保江东太平无事!”
  “末将(在下)遵命!”
  话毕,楚寒散去众人,独自一人坐在大厅之内思索着。
  自己成了镇东将军,加封了爵位。自己不单单可以控制会稽一郡,而且可以随意插手东南鄱阳、豫章、庐陵三郡。外加和徐州中原接壤的淮南庐江的军务,甚至包括吴郡丹阳新都等郡。
  如今汉室虽在,但威风已经不及当年,如今江东各郡不单单会稽一郡在不断扩军。其他几郡也在慢慢积攒势力,真正算起来自己这个镇东将军反倒有些落了下乘,麾下可用之兵不过上万,确实已经不够。
  想到这里,楚寒在竹简上写下了大大的征兵二字。
  从虎头寨开始,楚寒一直保持着精兵路线。
  当然也并不是楚寒不想扩张大军。一方面是自己势力内的经济薄弱,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其次也是因为节省更多的人力,以此来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但现在楚寒境内的百姓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万,纵使达到最高十抽一的比例也可以成军十万。
  莫说征兵十万,先行征兵三万以解燃眉之急也不错。
  要论统兵,自己麾下最强着绝对是岳飞。虽然岳飞来的比较晚,资历不如其他人那么老。但楚寒用人从来不看资历老否,只看能力高低。江东地界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以北边丹阳郡为好,庐江郡次之,楚寒麾下的会稽郡反倒落了下乘。
  以楚寒的打算,由岳飞直接到丹阳打着征讨山越的旗号征兵一万,再在会稽境内征兵两万即可。
  日后楚寒麾下文武必须分开,直接既然已经开府便有了加封军职的能力。既然有心抬高岳飞在军中的地位,自然不能让他继续和现在一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