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0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了一会儿,他们俩不知不觉的走到了上河村与下河村交界处。
  洪教授忽然指着对面下河村的稻田道:“小同志你看,对面下河村生产队种植的水稻,才是溪源镇一带最常见的水稻。”
  顾明东心底咯噔一下,脸色镇定的回答:“洪教授,我看着水稻苗子都长一样。”
  洪教授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又说道:“对面的禾苗能长到一米三,杆儿高,但是不耐肥,化肥撒下去也不一定能有用,而且不抗倒,不抗病,遇到风害虫害就会遭殃。”
  “而且也不抗寒,生长的周期太长了,一年到头只能种植一季,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收上来也就三四百斤。”
  随着他的话,顾明东心底大感不妙,说打底他上辈子压根没种过田,而原主也对地里头的事情一知半解。
  顾明东自以为收敛,在化肥和新型种植技术的冲击下,上河村的社员们也没发觉哪里不对劲,只为了丰收而感觉高兴。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上河村粮食产量提升这件事,不但惊动了王书记,还直接引来了一群农科院的专家。
  王书记虽然重视农业生产,但他本身也不懂种地,只知道抓生产,看到粮食产量提升只觉得高兴,觉得是汗水付出得到了回报。
  可农科院的专家不是好糊弄的,一眼就看出问题来。
  在粮种不优化的情况下,粮食的亩产量在极大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并不以人力成本为转移。
  更要命的是,顾明东犯了个大错,他以为自己用异能优化粮种点到为止,谁知道金手指轻轻一点,直接越过了几次粮种革命。
  顾明东额头冒出冷汗,心思百转,只能假装一问三不知:“好像我们生产队的稻苗是稍微矮一些,不过长得壮,稻穗也多,洪教授,难道稻子不是越高越高?”
  洪教授见他一脸茫然,便说道:“自然不是越高越高,水稻能吃的是稻子,又不是高杆儿。”
  他沉吟了一阵,又问道:“你们生产队的粮种还有剩下吗?”
  顾明东立刻回答:“有,留着一部分等明年种,如今田里头载着的水稻种子,是从镇上的粮站采购的。”
  “那你带我去看看。”洪教授又道。
  顾明东点头应下,带着洪教授穿过村落,见他时不时打量着周围的稻田,顾明东紧张的心情反倒是放松下来。
  只要他咬死了不说,谁能想到异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无数种可能性,洪教授找不到具体的原因,最后也只能归结于上河村风水好,他们的粮种自己发育的好。
  果然,洪教授看过了留下来的粮种,伸手一抓只觉得颗颗饱满,但又看不出其他的不同来。
  他直接住进了顾建国家,每天就跟着上河村生产队的社员一起出工。
  一开始社员们还看了个稀奇,想看看北京来的专家跟他们农村人有什么不同,结果一看,洪教授平时就是个老农民的样子,顿时失去了兴趣。
  顾建国倒是对洪教授十分尊敬,平时喜欢跟他讨教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洪教授也不吝赐教,两个人倒是相处的不错。
  一段时间下来,社员们失去了兴趣,洪教授却百思不得其解。
  上河村生产队这一批已经种下去的晚稻,种子还是从粮站里头买来的,就是国家提供发的那一批,并无什么特殊。
  可种下去之后,晚稻种子的适应能力却被发挥到最佳。
  洪教授拔起一颗水稻,就能看见这一株水稻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从之前的早稻可以预见,这批水稻不是光长根系,最后的稻穗也大,而且结实率十分高。
  可原因呢?
  洪教授左看右看,左思右想,连上河村的农家肥都研究了一番,愣是没找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