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0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这发的还是稻谷,而不是大米,200斤稻谷碾成大米之后,最多也就剩个140-150斤,平均一下每天也就四两大米的口粮。
  别以为这少,要知道上河村今年是年中发粮食,等吃完这一波,晚稻成熟收割之后还能再分一波,到时候分的肯定更多。
  这么一想,只要不敞开了吃白米饭,光靠着公摊的口粮就不会饿着,说不定还能有粮食存下来。
  社员们看着那一袋袋粮食,眼底满是欢喜和满足。
  往年分完之后,还得计算积攒到现在的工分,按照工分来决定换钱还是换成粮食,不过这一次暂时还不需要统计工分折算,工分会统一留到年底再算一次。
  这样一来顾明东就省事儿了,他搬了个小桌子在旁边记账,但凡是领走了粮食的,就得签字画押作为凭证。
  晒谷场排起了长队,但社员们兴高采烈,没有一个不耐烦的。
  李铁柱瞧着顾明东迅速的写下一个个数字,忍不住感慨道:“阿东算账又好又快,哎,他到底有啥不会的。”
  他媳妇没好气的说了句:“生孩子他肯定不会。”
  李铁柱不知道自己哪儿惹到了媳妇,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
  钱金花却狠狠的掐了一下他的腰:“你也知道他啥都会,平时怎么不学着点。”
  李铁柱委屈道:“不是你说我脑子笨,下死力气干活还成,不要胡乱学别人吗。”
  钱金花翻了个白眼,懒得跟自家的蠢货继续说,毕竟丈夫虽然笨了点,蠢了点,但好歹实诚能干活,也疼她,她心底还是喜欢的。
  知青们也站在队伍里头,高高兴兴的等着分粮食。
  杜明笑着说道:“去年分的粮食都见底了,幸亏大队长开明,这好歹能接上。”
  杜涛也说:“咱们上河村算不错了,听说隔壁下河村也种了两季,但第一季的收成根本不行,别说分粮食了,一个个都得勒紧裤腰带下地干活。”
  徐珍珍抬头看了看队伍,心情也不错:“是啊,咱们能分到上河村也是运气。”
  幸福生活需要对比,除了之前林爱国那档子事情,上河村生产队是对知青十分友善宽容的村子,虽说也得下地干活,但村干部和社员也从来不为难他们。
  不像是有些地方十分排挤知青,让他们干最苦最累的活儿,分到的粮食却最少。
  除了第一年,后头下乡的知青都拿不到国家补贴,那日子才叫泡着苦汁,再大再多的理想都得被现实给打败了。
  钱知一按了按发酸的腿,冷哼道:“一点小恩小惠你们就高兴上了,原本只需要种一季水稻,现在要种植两季,我们得跟着多干多少农活。”
  这话一出,其余知青脸上的笑容都显得尴尬。
  杜明淡淡道:“我们都是来支持建设的,只要生产队的粮食产量能跟上,完成国家交给生产队的粮食任务,多干点农活算什么。”
  而且顾建国员会上做过保证,知青们的工分用不完的话,也可以换成钱,虽然不多,但对于知青而言是意外之喜。
  杜涛立刻支持弟弟:“就是,我们可是有觉悟有理想的知识青年,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下乡,不像有些人都下乡了,还一副大少爷做派。”
  钱知一的脸色一冷。
  徐珍珍见他们又要吵起来,连忙说道:“好了好了,别吵了,咱们都是知青,得互帮互助才行,何必为了这种小事儿吵架。”
  钱知一明显是不服气,但冷哼一声没有说话,吴梦婷站在他身边,也只是低着头闷不吭声。
  很快就轮到了知青们,顾明东抬头扫了他们一眼,没有区别对待。
  杜家兄弟高高兴兴的背着粮食回去了,几个女知青却有些为难,不过她们很快想到了办法,问社员们借了一辆板车,几个女知青抬着粮食上了车,一人拉一人推配合默契的运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