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氏点了头,“既然决定租了就租个好点的,好好干,争取年底多置几亩田。”
  赚了钱干什么,当然是买地置家产,光摆着不能吃不能喝,还担心家里进贼。
  周氏既然说了赚的钱交一半,那剩下的钱就是他们的私产。
  三个媳妇点头答应,顾筱也是这样想的,多置田地,什么时候地都是有用的。
  等她攒够钱了,就再买一个庄子,钱不够不怕,可以和银庄借,每个月还几十两银子就行。
  三月底,盛京下过几场春雨,地里的种子破土而出,大片大片的田地上一点青绿,春风和煦,天地间都是春意。
  庄子里的小娃去河边捡田螺,一斤两文钱,能给家里添个进项。
  草长莺飞,田埂上随处可见颜色各异的野花,更小一点的娃娃拿着亲手做的纸鸢,在田地间乱跑。
  大人看了便吼两句,“慢点!不许踩秧苗!”
  “知道啦娘!”小娃跑的像一阵风,纸鸢越飞越高,大人看着孩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
  沈大郎从庄子回去,就去看铺子了,找了小半个月,可算定下来了。
  上下两层,带个后院,就在城南街上,和宅子离得极近,走路一刻钟就能到。
  一年租金二百四十两,三个月付一次,沈大郎负责食肆的装璜。
  原木色的桌椅,墙上钉着麦梗画,柜台也是原木色,上面摆着花瓶,花瓶里插着金色的麦穗。
  一楼堂厅有八张桌子,楼上是雅间,总共六间,装璜和一楼差不多,不过墙上钉了几个摆架,上面放着海浪颜色的瓷碗。
  沈大郎装璜是按着顾筱给的纸弄的,看着也简单。
  但就好像沈家食肆就该这样,简简单单的,只要菜一摆上,就充满了烟火气。
  等四月底酒楼差不多就能弄好了,到时候放几挂鞭炮,就能开业了。
  沈大郎一直忙活,他白天做木工,打桌子板凳,到了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累是累,可心里踏实。
  还有沈大娃新房的家具,也得打新的。
  沈家人忙忙碌碌,顾筱抓时间去了趟多宝阁。
  多宝阁上了新首饰,是春日的风铃花,一朵朵白色的陶瓷花,还有贝壳磨的,好看的很。
  戴着好像把春天戴身上了一样。
  除了首饰,多宝阁还新上了一样好东西。
  纸鸢。
  轻巧的竹架,鲜嫩的颜色,漂亮的燕子,还有木质手柄和长长的风筝线。
  多宝阁也不止卖做好的风筝,还卖没做好的风筝材料包。
  里面有竹架丝线,风筝纸风筝线,还有颜料,买材料包的姑娘可以再二楼雅间做,做不完能带回去,还能放在多宝阁,下次来了再做。
  没做过纸鸢的,很容易把纸弄坏,这些姑娘也不是差钱的,做坏了再买新的,好不容易做成一个就欢喜得跟什么似的。
  不过亲手做纸鸢,就图个过程,图个乐子。比比谁做的更好,以前想的都是琴棋书画,现在做做手工,有意思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