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时冬已经是第二次落榜了。他年纪也不小了, 要是四十还没考上举人,以后中举的几率只会更低。
  陆时秋拿了他写的策论来瞧,很快便看出症结所在。
  陆时冬的文章和其人极为相似, 淳朴善良。但是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没有大局观。说直白了, 他就像井底之蛙, 只看得到头顶那片天。
  如果他跳不出井,看不到外面的天空。
  而他头顶那片天, 就是他从书本里学来的知识。
  所以他写的时政就像小儿穿大人衣服, 很滑稽, 很片面,太过理想化, 根本不能实施。
  陆时秋不止一次把好文章拿给他看。陆时冬每每都很赞叹,可是当他自己写时,还是照本宣科。
  陆时秋找陆时冬谈话, 并且提出建议,“四弟,不如过了年,你跟着大哥二哥出去游历一番吧。多见识一些风景,看看外面的世界。”
  盐俭县地广人稀,是整个月国最贫困的地方。
  一直待在这个地方,四弟的思想也会狭隘。
  陆时冬捏着拳,低低道,“我听你的。”
  陆时秋拍拍他的肩膀,“四弟,相信我,你现在就差最后那点火候了。只要你迈过那个坎儿,你就能中。”
  陆时冬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好。”
  第二天上课,陆时秋把自己将要举家搬到京城一事说了。
  沈青墨很快响应。他要跟着一块进京赶考。要是中了进士,他要到任上去。要是不中,他就留在京城,跟陆时秋读书。
  顾云翼却傻眼了。陆先生要去京城,他还怎么跟着一块读书?
  他不想跟田秀才读书,那人讲课相当枯燥,没意思。
  回了家,顾云翼就把这事说了。
  顾永旦和晏三娘得知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顾云翼头上,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好的先生,就这么走了,多可惜。
  顾云翼见爹娘垂头丧气不说话,转了转眼珠子,“爹娘,不如我跟着一块到京城吧。我从来没去过京城呢。”
  晏三娘一呆,和顾永旦对视一眼。
  两人齐齐看向顾老头。
  顾老头定定看着自己的大孙子,迟迟下不了决心。
  当他没想过这个念头嘛。可是他这大孙子年纪大,为人却单纯。
  他一个人到京城,谁能放心?
  交给亲戚,亲戚也有自己的事要做,谁也没办法时刻看着他。
  “阿爷,我喜欢陆先生,他上课我听得进去。你就让我去吧。我保证乖乖听话。”
  顾婆子想了想,“不如写信让二侄子看着他?”
  顾婆子所说的二侄子是顾二。也就是凌凌的相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