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老爷,我并不打算要特别大的铺面,只要那么一小间足以。”几百瓶罐头,另外摆上几筐菜蔬,也不太占地方,等着生意做大了,可以将那铺面隔出一个小阁楼,上头也能装货,还能睡人。
  只要一小间?李老爷想起了自己在东大街的一间铺面,里边还带了一进屋子,早些日子,那个租户又来捎信了,说是端午前就要动身去南边,大概这几年不回来了,早两日刚刚退了租,自己还没找到租户,也正在寻思这件事情呐。
  李老爷沉思了一下,虽然那铺面很大,不是小铺面,但可以先让肖姑娘去瞧瞧,看看她想不想要,这可是最好做生意的铺子,豫州城再也找不到这般好的铺子了。
  “肖姑娘,用过早点,我便带你去看看,我们家有铺面,还得几日就要空出来了,你去瞅瞅看,合不合适?”李老爷心里头盘算着,原来那个铺面带后边的屋子租出去是一百二十两银子一个月,若是肖姑娘要租的话,就给她五十两,算是对她的报答。
  二花坐在一边几口将金丝燕窝粥喝了个干干净净,抹了摸嘴巴:“三花,咱们快些过去瞧瞧。”
  李老爷带着姐妹俩去了那间铺面,彦莹见了只觉满意,这铺面东西向有二十步,南北向也有十五步,旁边有两个小隔间,可以放货物,最令人满意的是里边还有一进屋子,有五间房子,还能安排人住着守铺子。
  虽然这铺面比她想象中的要大了很多,可铺面带上屋子,也很实用。彦莹转脸望了望身边的李老爷:“不知道这铺子要租多少银子?”
  李老爷朝彦莹呶呶嘴:“咱们到外边去说。”这铺子的主人家还在尖着耳朵在听他们说话儿呢,怎么能将这便宜租金说出来?
  “肖姑娘,不瞒你说,我这屋子本来是要租一百二十两银子一个月的,但我为了感念肖姑娘,只要你五十两银子,你觉得如何?”李老爷伸出了五只手指:“这个价格,放在豫州城,已经没有更优惠的了。”
  “五十两?”二花惊讶的喊了起来,一只手捂着胸口直喘气:“三花,太贵了,咱们不要了!这铺子不开还不成?咱们就只卖那口蘑给李老爷便是,稳稳当当赚钱。”
  彦莹挽住二花的胳膊,伸手拧了拧她的耳朵:“二姐,你先别忙着叫,你去打听打听东大街铺面的租金,再来叫贵还是不贵。”
  自己帮了李老爷不少忙,他现在是来还自己人情,定然不会骗自己。这东大街铺面一百二十两一个月的租金虽然很贵,但毕竟还是有这么大一个铺面和后宅在,万一生意不太好,还可以将那铺面转租出去,赚那转手费用呢,彦莹回头望了望那宽阔的铺门,心中拿定了主意,就是这铺子了。
  ☆、过继
  一辆骡车慢慢的走在乡间小路上,车子上高高的堆着大宗的货物,赶车的老汉坐在前头,挥着鞭子赶车,货物后边,坐着彦莹二花两姐妹,两人细细的在说着话。
  “三花,你咋就这样着急写契书?”二花既有几分兴奋,又有几分担心:“真要开铺子?一个月要五十两银子呐!”
  五十两银子,放在两个多月前,她可是想都不敢想,阿爹一年到头忙活,也赚不到二十两银子,现在三花可好,大笔一挥,一个月就要给人家五十两!二花的胳膊微微的在哆嗦,三花昨晚才得了五百两,今日就想要全部扔掉?还好李老爷很仗义,不要预先付那租金,可以允许她们先开一个月试试。
  初夏的微风吹得彦莹的头发不住的飘飞了起来,黑色的发丝垂在雪白的脖子上,就如黑色的绸缎一般,她转脸朝二花笑了下,脸上浮现出了坚定的神色:“二姐,你不相信我,总要相信那老神仙吧?”
  “老神仙?”二花忽然想起了彦莹与她说的话来,恍然大悟:“原来是老神仙在指点你,我说你怎么就这样有把握了。”
  彦莹笑了笑,伸出手捏了二花一下:“二姐,你得相信我。”
  二花点了点头:“三花,我相信你哩。”
  姐妹两人回到家,四花带着五花六花过来搬东西,屋子里边大花已经将海带给洗得干干净净,就等着肉骨头回家放到大锅子里炖了。
  “二姐三姐今日买了这么多东西!”四花一边搬,一边惊叹着:“总怕能吃好几日了!”
  “明日上梁,咱们得要多做些好吃的!”彦莹笑着将一捆鞭炮拿了出来:“小心着,要远离有火的地方。”
  这三进屋子和院墙修了足足将近二十日,总算是快要完工了,只剩了屋顶上的瓦片还没有盖上去。农村里头盖屋子最讲究的是上梁,也就是常说的封顶大吉,那一日要祭祀、放鞭炮,远近的亲朋好友都会前来庆贺,所以要请人吃饭。
  肖老大请风水先生挑了个黄道吉日,风水先生说这个日子实在是好,宜家宜室,人丁兴旺,家有余粮,肖老大听了很是快活,给了风水先生二十个大钱:“多谢吉言,就是这日了。”
  今日彦莹进城,也是打算好了的,虽说肖家村离城里只二十来里路,可也毕竟还是有一段距离,不能自由自在随意去豫州城里出出进进,每次进城,都要尽可能将要带的东西带足,否则就不合算。
  东西搬下骡车,整整齐齐的码放好,肖大娘见着那红色的鞭炮,激动得直抹眼泪:“三花,可真是亏了你,要不是咱们家里哪能盖得上这么好的屋子。”
  “阿娘,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还不是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赚这么多银子?”彦莹拉住了六花的手摇了摇:“就连六花,都出了大力气呢。”
  六花咬着彦莹买回来的糕点,笑得眉眼弯弯:“三姐,还是你功劳最大。”
  肖家村的村民知道肖老大家明日上梁,今日已经陆陆续续有人送贺礼过来。彦莹将煮饭菜的任务交给了大花与四花,与二花一道,搬了张桌子放在院子里头,自己拿了纸笔登记送来的人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