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3 / 4)
反正林清远是软磨硬泡,把肖燕一家三口都带到了饭店,林爸林妈正在饭店等着呢。
他们在饭店里面叫了一桌清淡的菜,林爸爸出来迎的他们,林妈妈就在饭店里面等他,外面人多没敢露面。
两家人算是坐在一起吃了饭,大家都挺满意,之前林妈妈就想找肖燕这样的儿媳妇,她嫌林清远没有商业头脑,这下可算是如愿了。
肖燕和林清远这个男女朋友关系算是正式确定了,也算是过了明路。
期间两家父母一边谈论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边互夸,你夸我好,我夸你棒。两个大老爷们在一起吹牛逼
两个孕妇就在一起讨论怎么安胎,怎么避免发胖,怎么控制饮食,还有高龄产妇的注意事项。
现在是可有共同话题了,看这个架势,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总之,两家父母对于两个孩子的交往是剧,举双手赞成的。
林美娥和清远妈妈孕期就差一个月,都是大龄产妇,都得悠着点,两个人在一起吐槽计划生育。
等到他们吃完饭都晚上了。因为时间赶不及,肖燕和林清远第二天就回学校了。
过了一星期家里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说,林妈妈的准生证办好了。
顺便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两家人一起偷偷去查过了,这次两家又都是男孩,肖妈妈肚子里的是男孩,林妈妈肚子里的也是个男孩。
几经波折,林妈妈的准生证也办好了,是托了肖妈妈姑姑同事的大表姐的同学的舅舅办的,这一路托人送礼花了有4万块,□□3万,也是挺不容易的。
肖燕想想,如果能再等十年的话,等到国家鼓励生二胎。生二胎还有奖励呢,但是现在呢,谁敢生啊,罚款都能罚死,这小十万块钱呢,要不是家里还有点家底,这不就一下回到解放前了吗?
谁能相信啊?十年后生一胎,都要先交钱,等生二胎在给,现在生二胎必须,还罚钱,真的是。
肖燕想到这里,决定写一篇关于计划生育的论文,计划生育使得一代人享受了人口红利,但是肖燕这一批人就要面临很严重的养老问题。
她决定把这个作为一课题,好好研究一下,她想去看看,计划生育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的导师吴秀玲。
吴秀玲是一位很好认很认真负责的教授,无论她多忙,只要有学生去找她,她都会放下手头的事,认真听学生们的诉求。
像这次,肖燕要去做关于计划生育的调研报告,这和她学的专业毫不相干,可吴老师还是很支持她,用她的话说,只有你去研究,去参与了,去了解了,你才有资格评判对错,对人对事都是如此。
她和肖燕说:“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你如果想调查的话,就要把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也做个了解,我们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肖燕认真的聆听了吴教授的教导,她感觉自己又领悟到了很多,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许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这时就体现出来有男朋友的好处啦,人一想太多就会不开心,像肖燕就是,忧国忧民,为祖国的花朵犯愁,为老人的养老问题犯愁,为人口的减少犯愁,愁的都吃不下去饭了。
林清远说:“肖大姐,你愁成这样,问题就能解决吗?你少吃一口饭,就能一下开放二胎吗?你再这样下去,祖国的花朵没问题,祖国的老人也没问题,你就要先出问题了?”
他指了指墙上:“来看看,墙上写的是什么”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第38章 ‘学霸’用数据说话
既然肖燕决定要做关于计划生育的调查,想写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从哪里入手呢?得先了解什么叫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有计划的,节制生育,这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从1966年1月8号,制定开始的。
一项政策的实施肯定有利有弊,计划生育是造成了,人口红利,但是计划生育一味的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主要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谈到这个,肖燕忽然想起,自己周围好像都是独生子女,自己的三个室友都是独生女,林清远的几个同学都是独生子女,细数一遍,竟然她们班里只有6个是非独生,家里有兄弟姐妹的。
她采访了周围的人,都是独生,但是有小部分家里父母有过打胎的经历,就是半强制性流产。 ↑返回顶部↑
他们在饭店里面叫了一桌清淡的菜,林爸爸出来迎的他们,林妈妈就在饭店里面等他,外面人多没敢露面。
两家人算是坐在一起吃了饭,大家都挺满意,之前林妈妈就想找肖燕这样的儿媳妇,她嫌林清远没有商业头脑,这下可算是如愿了。
肖燕和林清远这个男女朋友关系算是正式确定了,也算是过了明路。
期间两家父母一边谈论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边互夸,你夸我好,我夸你棒。两个大老爷们在一起吹牛逼
两个孕妇就在一起讨论怎么安胎,怎么避免发胖,怎么控制饮食,还有高龄产妇的注意事项。
现在是可有共同话题了,看这个架势,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总之,两家父母对于两个孩子的交往是剧,举双手赞成的。
林美娥和清远妈妈孕期就差一个月,都是大龄产妇,都得悠着点,两个人在一起吐槽计划生育。
等到他们吃完饭都晚上了。因为时间赶不及,肖燕和林清远第二天就回学校了。
过了一星期家里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说,林妈妈的准生证办好了。
顺便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两家人一起偷偷去查过了,这次两家又都是男孩,肖妈妈肚子里的是男孩,林妈妈肚子里的也是个男孩。
几经波折,林妈妈的准生证也办好了,是托了肖妈妈姑姑同事的大表姐的同学的舅舅办的,这一路托人送礼花了有4万块,□□3万,也是挺不容易的。
肖燕想想,如果能再等十年的话,等到国家鼓励生二胎。生二胎还有奖励呢,但是现在呢,谁敢生啊,罚款都能罚死,这小十万块钱呢,要不是家里还有点家底,这不就一下回到解放前了吗?
谁能相信啊?十年后生一胎,都要先交钱,等生二胎在给,现在生二胎必须,还罚钱,真的是。
肖燕想到这里,决定写一篇关于计划生育的论文,计划生育使得一代人享受了人口红利,但是肖燕这一批人就要面临很严重的养老问题。
她决定把这个作为一课题,好好研究一下,她想去看看,计划生育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的导师吴秀玲。
吴秀玲是一位很好认很认真负责的教授,无论她多忙,只要有学生去找她,她都会放下手头的事,认真听学生们的诉求。
像这次,肖燕要去做关于计划生育的调研报告,这和她学的专业毫不相干,可吴老师还是很支持她,用她的话说,只有你去研究,去参与了,去了解了,你才有资格评判对错,对人对事都是如此。
她和肖燕说:“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你如果想调查的话,就要把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也做个了解,我们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肖燕认真的聆听了吴教授的教导,她感觉自己又领悟到了很多,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许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这时就体现出来有男朋友的好处啦,人一想太多就会不开心,像肖燕就是,忧国忧民,为祖国的花朵犯愁,为老人的养老问题犯愁,为人口的减少犯愁,愁的都吃不下去饭了。
林清远说:“肖大姐,你愁成这样,问题就能解决吗?你少吃一口饭,就能一下开放二胎吗?你再这样下去,祖国的花朵没问题,祖国的老人也没问题,你就要先出问题了?”
他指了指墙上:“来看看,墙上写的是什么”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第38章 ‘学霸’用数据说话
既然肖燕决定要做关于计划生育的调查,想写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从哪里入手呢?得先了解什么叫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有计划的,节制生育,这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从1966年1月8号,制定开始的。
一项政策的实施肯定有利有弊,计划生育是造成了,人口红利,但是计划生育一味的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主要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谈到这个,肖燕忽然想起,自己周围好像都是独生子女,自己的三个室友都是独生女,林清远的几个同学都是独生子女,细数一遍,竟然她们班里只有6个是非独生,家里有兄弟姐妹的。
她采访了周围的人,都是独生,但是有小部分家里父母有过打胎的经历,就是半强制性流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