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宅子虽好,里头家什当初早抄干净了,一应没有的,还需林瑜置办了进去。校场是得修起来的,还有一些不习惯的,少不得按着姑苏的样式一一改了过来。
  幸好这一回,另有庄子上的工匠跟了来,连要铺设的管子都是在姑苏烧制好了直接带过来,直接装上就能用。即使这般,等宅子收拾得主院能住人了,时间也已经接近三月假期的尾声。
  赶在上衙之前,林瑜在鲤奴和黛玉不舍的目光之中搬了出去。
  这时候乔迁可不能悄悄的了事,不过按照林瑜怕麻烦的性子,他也只是分两天,一天只请了贾敏并两个小的;另一天请了上京之后走得略近一些的,热闹了两天,谓之为暖宅。
  乔迁和醉仙楼两件事了结,再往城外冯紫英的马场庄子跑几圈,不知不觉就该正式上衙了。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掌修国史、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林瑜一个刚进翰林院的小修撰,国史是够不到的。而能靠近皇帝的也是一个美差,一般都排满了,所以林瑜上班的第一天就被扔进书库里头修往年实录也就是可以预见得到的事了。
  可以说是前头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冷。
  林瑜眼都不眨,面上沉静,内心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愉快地往书库里头一钻。
  被授职编修的辛宗平和邹溪云和他差不多的待遇,三人在书库里头倒是相处愉快。其余二甲三甲的还需再考一次。考中的就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再考一次,合格的再授予编修、检讨之职,不合格的就散与六部或出外为官,称之为散馆。
  “这么说邹兄却想着三年后跟着一道散馆?”林瑜自己想着出外是有理由的,不过与自己一般前三甲的正好也是个不愿意留在京城,这就有些巧合了。
  三人平日里一道去书库,下衙了自然也一道离开。在路上,听了邹溪云关于想要外放的想法,林瑜讶异问道。
  “京城大,居不易啊。”邹溪云并不耻与谈利,也不是那种将孔夫子的话奉为圭臬,一个字都容不得他人易改的老夫子,否则也不能和林辛二人相谈甚欢。
  “是不容易。”辛宗平颇以为然的点点头。林瑜瞧他一眼,知道他说得与邹溪云说得绝对不是一回事。
  殿试之后,林瑜再上拜帖,才见到了国子监祭酒、辛宗平的父亲本人。别的不论,稍稍聊过几句,林瑜就明白他绝对是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人。也难怪当初辛翰林带着辛宗平死活不愿意回京城了,这祖孙两个和辛祭酒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的人。
  出了翰林院时,按照林瑜原本的习惯来说还早。这些日子为了迎合现在的上下班的时间,林瑜不得不将自己的一些习惯一一的改过来,实在是有些不适。
  幸好明日就是沐休,便是他也想松快一些。
  林辛二人在翰林院门口辞别了邹溪云,两人上了马车,先想着辛府上行去。
  想起了前一段日子,林瑜不免眼神怪异地看了看辛宗平,问道:“你没成亲吧?”
  辛宗平叫林瑜那奇怪地眼神给看得浑身发毛,却听他突然冒出来这一句话,就差不多猜到前因后果了,不由得笑道:“是没有,不过祖父早就和白大儒有过约定,算起来我其实已经订婚了。”又问,“您的可有下文没有?”
  “已经有一些眉目了。”林瑜淡淡道,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文渊阁大学士的嫡长孙女,听贾敏说年纪比他小一岁,难得的好姑娘。
  虽然林瑜觉得,一个小学撑死刚上初中的年纪,实在说不上好不好的,不过考虑到现在的人都早熟,贾敏也都这么说了,她的眼光他还是敢相信的。
  果然,等回了府之后,就听白术说,堂婶亲来府上找他了。
  贾敏正搂着鲤奴逗他玩呢,见林瑜来了,一把将自己的小儿交给了青兰叫带下去。鲤奴久不见林瑜这个会抱着他玩的哥哥,如何高兴呢,憋着嘴,倒是不哭只是泪眼汪汪地看两人。
  林瑜叫他看得心软,便接过来抱在自己怀里,道:“无妨的。”
  贾敏就道:“你就可着劲宠他吧,这小人精都懂的。”
  林瑜笑着低头点了点小家伙的额头,道:“都懂啊,懂事好,等会儿听见什么都不能说,知道么?”
  鲤奴握了林瑜的手指道:“姐姐也不能说?”见林瑜严肃地摇摇头,反倒兴奋起来,点头道,“那鲤奴谁也不告诉。”说着,拿粉白的小嫩手自己捂上了嘴,露出个大眼睛骨碌碌地转着。
  林瑜奖赏地默默他的小脑袋。
  贾敏笑睨了林瑜怀里的小儿子一眼,方道:“我都前后打听过了,也亲眼见过。这个常家姑娘的那些个妹子都亲近这个大姑娘,可见友爱。如今又帮着母亲管着一家,打理内宅也是妥当的。读书识字,写得诗也有灵气,日后不至于与你没话说。相貌也好,灵秀雅致,不能与你比,那天那么些姑娘里头,已经是顶尖的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