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到这儿又想起一事来,说道:“这乔家的姐姐儿如今二十几岁了?若是大了我们宁可多花几两银子去求了年小的姐儿来,大了只怕不好生养。”
  说得那张三郎心中憋闷,又不能明说,只得支吾道:“左不过就是双十年华罢了,难道要留在家里做老姑娘么?倒是换了庚帖儿娘自去瞧罢了。”
  那王氏啐了一声道:“你这三小子,在镇上穿了官衣儿,倒会与我打个官腔,这十里八村儿谁不知道那三仙姑是个一等一的官媒,诨名儿撮合山的,凭她摆布,婚书上就是少写十岁,到底不值什么,你们既然过了小定,自然是见过那乔大姐儿的,到底瞧着什么年纪儿,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平日里大姑娘小媳妇儿见多了,妇道人家的岁数总还是会看的。”
  三郎听见母亲发问,心中暗暗品度大姐儿相貌,若是没有那个症候,当真是一副美人儿坯子,生得又面嫩,就说是二十岁上也没什么,就不知道那三仙姑如何妙手回春,帮着自己度过这一劫……
  心中想着,口里对付道:“便是见了面,也是家大人一处陪着,难道叫我往姑娘肉里瞧么?看着有个二十岁上下吧,生得面嫩得紧。”
  王氏听了信以为真,点头笑道:“好,好,趁着年轻,你们小夫妻多在一处腻歪腻歪,若是得了个金孙来,越发不用她回家来帮衬,只要替我们张家开枝散叶,比什么都强!”
  说得里间屋里张五姐听了,心下不自在,摔盘砸碗儿的做些响动,王氏听了,连忙住了口,低声对着三郎道:“瞧着小蹄子又作怪,看我偏疼你一点儿就撒娇儿。”
  三郎见母亲宠爱娇女,也不好说她的,只得摇头一笑不去理会,王氏侧耳倾听了一回,见里间屋五姐没了动静儿,蹑手蹑脚的往跟前儿凑合凑合,打起帘子一起,歪在炕上睡着,方才放了心。
  一面回在外间屋里陪三郎坐着,想起一事来,又说道:“想想倒也真奇了,这秀才家的姑娘,自然是一位小姐了,怎么好端端的倒给了你,我老身糊里糊涂的过了半辈子,也没见过这样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来,哟!别是……”
  ☆、第31章 乔二姐大闹闺阁
  说到此处顿了一顿,压低了声音道:“别是那姑娘在家的时候不规矩,和人作怪了不成?如今拿你当了替死鬼,你不知道,还只当自己走了桃花运,可别到头来替人家养活了便宜儿子。”
  那张三郎来家,原本打算对萱堂禀明此事,叫老娘欢喜欢喜的,谁知这王氏话里话外的一再贬低大姐儿,心中着实憋闷,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儿,压不住火气,就势争辩了几句道:
  “怎么儿子就不能交一回好运呢,那乔家大姑娘是我对相对看瞧上的,为人最是温柔沉默藏愚守拙,一望可知是个知书达理的淑女名媛,不过是家道中落,继母不慈,贪图这大姑娘的女红厨艺,硬是留在家里做些活计,给她家中贴补进项,这才耽搁到今日。
  如今有了几岁年纪,族里三老四少看不过,几次三番托人去说,我那老泰水拗不过,加上仙姑从旁劝了许多好话,方才吐口儿的,怎么就见得反倒是他家大姑娘有些不是呢?娘也别太欺负人……”
  说到此处,气忿忿地复又坐下,伸手往炕桌儿上取了盅子,咕嘟咕嘟吃了好几口茶,将那盖碗儿往桌上重重一放。
  那张三郎原是有师父传过几日功夫的,棒小伙子,胳膊上四棱子起金线,如今稍稍使力,把那炕桌儿震的弹跳了一下子,饶是王氏是他的亲娘,也唬得心肝儿一颤,不敢说什么,愣了半晌方才搭讪着笑道:“哟,三子,你这是跟谁呀?”
  张三郎见亲娘唬得也有些畏畏缩缩的,方才收敛了怒气,压着火儿道:“论理婆婆挑儿媳妇儿倒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如今大姐儿已经落魄,娘又何必多说,在我是没什么的,若是来日新人过门听见这话,你叫大姐儿脸上怎么下的来呢……”
  一席话弹压得王氏没了言语,半晌支支吾吾小声儿嘀咕道:“如今大了倒会护食,养你有什么用,还不是给他人作嫁衣裳……”
  张三郎见母亲有些可怜见的,方才稍稍回转过来道:“母亲别恼,方才是儿子急躁了些,既然恁的,不如今儿就商议定了日子,我也好赶着与四郎的干娘约定好了,倒那日就往乔家换帖。”
  王氏听了点点头,冲着里间屋喊道:“五姐,拿黄历来。”说了半日,方才见张五姐睡得云鬓散漫的出来,手上拿着一卷子黄纸,睡眼惺忪道:“娘跑一趟也罢了,又来支使我,人家睡得正香甜。”
  王氏骂道:“青天白日的,那么大的姑娘了,不说做些针黹女红,就知道在家睡觉,如今你哥哥在家,也少不得给你立立规矩,人家是正经香主,咱们娘们儿终身靠他,劝你省些事吧。”
  那张五姐方才听见哥哥恼了,早就过了觉盹儿,如今听见老娘阴阳怪气儿指桑骂槐,也觉得解气,扑哧儿一乐,伸手就将那黄历递在三郎手上,笑道:“好哥哥,你可要瞧仔细了,正经的选个黄道吉日换了大贴儿,可别委屈人家女孩子,耽搁了你的好姻缘,不说是自己瞧得不仔细,回头又拿我们娘们儿来醒脾了。”
  说得三郎脸上一红,只得摇头说了两句“胡说”,就与他娘参详起那老黄历来,选了半日,就定在初一日换帖儿,十五日迎娶,与当日跟乔家约定的日子正好相当。
  王氏还要留下三郎吃了饭再去,三郎因刚刚与她们母女闹些龃龉,有些尴尬,也不乐意在家多待,因说要赶着往三仙姑处定下日子,还要再去岳母娘家里捎个信儿,只怕吃了饭再去显得不恭敬,王氏听见也只得罢了,打发他出去,叫他凡事都警醒些,别搁不住岳母家中几句好话,擅自增删聘礼。
  三郎答应着去了。
  一径走来乔家集外头三仙姑家中,心中怒气方才好些,打起精神一打门,里头一连声儿说道:“来了来了,谁家后生这样大的力气,可仔细老娘的门板。”
  原来三郎在家中与娘起了些龃龉,此番余怒未消,打门就力气大了些,此番听见仙姑说,心中也觉得好笑,赶忙住了手道:“干娘,是我。”
  那三仙姑估摸着这几日三郎必然要来商议换帖的事情,所以连日不曾接活儿,果然今儿来了,因上前开了街门儿笑道:“可把你这小厮儿盼了来,再不来时,老娘的嚼裹儿都给你耽搁了。”
  一面亲亲热热的让进场院里,见三郎眉间似蹙,因笑道:“哟,老三方才同谁拌嘴来着,瞧着怒目金刚一般,怪唬人的。”
  三郎听见问他,又不好说家中之事,只得摇头陪了笑脸道:“何曾动气,原是心里盘算这几日的琐事,我小人儿家没经过这样大事,有些抓瞎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