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电话里暂时没了声音。
  很快,新教练被叫来,一听是问“林亦扬”,笑起来:“贺文丰,贺老你们知道吧?”
  谁会不知道。业内最受尊敬的教练,虽然正式收的徒弟不多,但曾是许多人的启蒙老师。殷果家俱乐部里的好多高手,一说起启蒙老师都是贺老。
  新教练接着介绍:“林亦扬是贺老的关门弟子。不过我没见过他,我进去的晚。都说这位是个天才,但也挺混蛋的,谁都压不住的那种。”
  新教练又简介了几句,大意是:
  林亦扬这个人少年时代特别狂,把授业恩师气得不轻,最后卷铺盖走人了。可小一辈的师兄弟们又都和他关系好。当年贺老还没退休时,大家不敢当面提。后来贺老退了,这一辈当家作主的人是江杨,他是林亦扬的正牌师兄,在球社里绝不准人说林亦扬的一点不好,渐渐地大家也就不再提十几年前的事了。
  东新城里的人提到林亦扬仍旧是一句六哥,一句小扬爷。
  “你要真想了解他,我可以给你问问杨爷。”新教练提议。
  殷果一听到要问江杨,马上缴械投降:“不用不用,不用特地问。还有,你们千万不要告诉我哥,我打听过他们。”
  江杨可是表哥的死对头,还是不要找骂了。
  电话匆匆收线后,殷果还是不满足于听到的这一点点信息,试着在网上搜索他。
  有人点评东新城球社的人,密密麻麻的一行行的名字里有一个林亦扬;也有人记录那几年国内的大赛,列出冠亚季军的名字,十几个里边会有一个他。除了这些老旧网页里的一个“林亦扬”之外,再无多余介绍,连照片都没有。
  林亦扬这个名字,早被大家遗忘了。
  国内这么多运动项目,热门的很少。在冷门项目里,有成千上万的运动员奋斗着,只要没在世界大赛上闯出名堂,就很少有人去关注。更何况林亦扬夺冠是在十几年前,想要留下点痕迹都很难,不像现在,很容易在网络上留下印记。
  一想到江杨是他的师兄,这种成败的落差更大了。
  他们两个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现在一个在世界排名前几,一个在国内却连资料都没留下,除了东新城球社内的人,没人会记得他,提到他。
  殷果关掉搜索网页,打开林亦扬的微信,盯着看了足足半分钟,想说点什么,最后还是关掉了。可又有一种无法克制的表达欲,想要做点什么事,说点什么。
  最后找到下午拍的一张古董甜酒的照片,发了一个朋友圈。文字编辑半天,全不对味,翻来覆去也只写下:忘了问年份。
  这个时间,国内众人都醒着,留言、点赞不断。
  她没仔细看,心神不定地退出、进入,如此几次,才点开留言提示。
  手指突然就停在了屏幕上,那里,是一条简短的留言——
  lin:你出生那年。
  又有新留言显示,再刷新。
  lin:我是说酒。
  第13章 雪后的风景(4)
  如果问她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对林亦扬动了心思,那一定是这一天,在这间小球房里。
  她在嘈杂的吵闹声里放下手机,又按耐不住举起,如此反复多次也无法克制自己想要再读一遍的念头。读完,还想再读。
  似乎读出点什么,又怕自己在自作多情。
  ***
  林亦扬在回华盛顿的火车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