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时也不想白白的在人家这里蹭饭吃,拿银子伤感情,拿别的……他还真不知道拿什么好。
  既然吃了人家的小灶,不如他也给这两人开个‘小灶’,好歹他现在也是个举人,比起尚未取得任何功名的曹安和刘钰来,书本上的东西要懂得稍微多点。
  第43章 一更
  学霸给学渣开小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大概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魏时没把他整理的四书五经的注释拿出来,而是拿出了昔年的课堂笔记,从小到大的课堂笔记他都收着呢。
  这一份还是当初在何先生那里听讲,记下来的呢,没有特别晦涩难懂的内容,但是四书五经基本上都已经通讲了一遍,只要读通了这一套书,去考个童生还是不在话下的。
  当然了,该下的基本功还是要下的,有些内容背不下来、写不下来,对四书五经理解的再好,也是考不了童生的。
  “我们也没想着通过科举入仕,来国子监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曹安瞪着两只圆溜溜的眼睛道。
  他们来国子监不过是为了应付事儿而已,不是真来学习的,也没想过去参加什么科举,甚至于都没想过入仕。
  曹安是肃王府的世孙,日后也是有爵位继承的人,就算承袭爵位的时候降个一两级,那也是个国公或者侯爷,在大靖朝,照样是不好惹的存在。
  刘钰是没有爵位继承的,可是作为幼子,身上也没有什么责任,现在靠爹,长大以后靠哥哥们,这辈子就算是不入仕途,也不会被外人欺负。
  总之,这俩人根本就没想过入仕,就算是要入仕,那也绝对不会走科举这么艰辛的路子,到了年龄,真的想入仕,家里头可以直接给安排个官位,不比科举入仕的那些人差。
  别看当今注重科举,可朝廷的官员并非全都是通过科举上来的,只能说科举只是入仕途的一条路子而已,争着往这条路上奔的,绝大多数都是寒门学子,不是没有官员子弟参加,只是官员跟官员也是有区别的。
  官位的大小,家族的底蕴,有没有爵位这个还得另算着。
  总之,这跟魏时一直以来的认知有些不同。
  在他看来,科举固然是做官的一条路子,达官显贵家的子弟不缺这么一条路子,可就像上辈子一样,家里的权再大,孩子也得上大学了不是。
  这属于必经之路,就跟往身上镀成金一样,别人都有,不能自个儿没有。
  所以达官显贵家的子弟可以不考举人,不中进士,但是最起码也要去考个童生或者秀才吧,这就跟有个学历是一样的,而且这可是官方发的学历。
  怎么听曹安和刘钰的意思,这玩意可有可无呢。
  “实话跟你说了吧,有个童生或者秀才的功名,当然是比没有好,但是我们哥俩压根儿就没想着入仕,自然也就用不到这东西。”刘钰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做官有什么好的,整日殚精竭虑,朝九晚五,家里又不需要他出那份力。
  得,魏时瞧着自己的课堂笔记,就跟闷头喝了一口醋一样,虽然这是他自个儿选的路,可还是瞧着羡慕,羡慕人家一点压力都没有。
  “那行吧,你们要是有需要随时跟我说。”魏时有些恋恋不舍的抱起书本。
  无功不受禄,他这边什么都给不了人家,自然也就不能厚着脸皮蹭吃蹭喝了。
  魏时真的是舍不得那些美味佳肴,养叼了的舌头和胃,现在又得吃那些干巴巴的肉干了。
  好在夏季水果多,大多数也都能放得住,用来加餐还是可以的。
  曹安和刘钰也都是爱面子的人,邀请了魏时好几次都被拒绝,自然也就不会再上赶着了。
  大概那人是觉得,他们不爱读书,更不走仕途,将来也不会是一路人吧。
  啧啧啧,突然觉得自个儿是被嫌弃了。
  从来没被人嫌弃过的两个小祖宗,有种被‘渣’了的感觉,用过就扔,更为准确的应该是:还没用的就被扔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