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式原配[穿越] 第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傅太太也发现了,她又取来一件绛紫色的织锦缎旗袍:“换这件试试。”
  “不用了,我穿不好的。”想想露出来的两只锥子一样的小脚,宋太太就怕了。
  “这件可以的,你听我的。”
  宋太太被傅太太推了进去。
  这件是曳地旗袍,基本上能把一双脚给盖住,傅太太陪着她照镜子:“腋下,腰身都有些太过于宽松了,不过这个样子好看的。照这个样子做两件?”
  “不用,我过两天就回老家了,这种旗袍没有半个月做不好的。不要了!”
  “你回去干嘛?”
  “我不在家的话,家里会乱的。”
  傅太太像是听到了什么稀奇的事:“吃饱了撑着啊?什么叫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什么是家人,要么跟你有血脉,要么跟你有感情,你是跟二三四五有感情,还是说那些不是出自你肚子里的孩子跟你有感情?你儿子在上海,小瑜也在上海,老家那些人跟你有什么关系?待在上海,我们老姐妹一起喝喝茶,听听戏,不要太惬意哦!回去跟那群女人为了一块布两斤醋头疼?”
  被嫂子这么振聋发聩地一说,宋太太愣在那里。
  “你这个戆度(傻瓜)啊!我刚才跟你说的话,全部白说了。现在外头那些男人,扔掉老家的糟糠是分分钟的哦!你吃辛吃苦给他管老家那摊子事情做什么?你想想小瑜,要是规规矩矩等在云海,等得到你儿子回心转意吗?男人都是蜡烛不点不亮的。”
  “我又没想等他。我就是……”就是什么呢?就是想替他管那一家子操心的事儿?
  “不想等他最好了。他老家的一院子姨太太关你什么事儿?”
  傅太太说话之间给明玉挑了三块料子,知道了明玉适合哪种款式,一下子给她定做了三件旗袍。
  知道宋太太一双小脚,走不了多久,傅太太说:“走了,我们看戏去了。”
  两人进戏院,找到了戏票上的雅座,戏院跑堂送来茶水和瓜子。
  明明这部戏已经看了很多遍,傅太太看到王玉林也不调查,就冤屈李秀英,真情实感地拿出帕子,擦眼泪,嘴巴里再次念叨:“这么笨的东西,真不晓得怎么就被他考上状元的?是锯嘴的葫芦吗?不晓得去问问清楚的啊!小姑娘真作孽啊!被他给害成这样子!”
  看着台上李秀英夜里暗自垂泪,宋太太不免想起自己新婚之时的情景,只是唱戏总归是唱戏,这不真相大白了,王玉林中了状元,回来跪在那里,求李秀英原谅。
  堂上李秀英的双亲和公婆,轮番来劝。
  演婆婆的那位老旦在唱:“叫声媳妇我格肉,心肝肉啊呀宝贝肉,阿林是我手心肉,媳妇大娘侬是我格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婆舍勿得捺两块肉。媳妇你心宽宽气和和,贤德媳妇来听婆婆。阿林从前待亏侬,难为伊今朝赔罪来认错,侬看伊,跪到西啊跪到东,膝盖头跪得红火火。媳妇侬三番勿理伊,伊状元勿做要去和尚做。格种叫做现世报,侬贤良媳妇就有好结果。听从婆婆接凤冠,诰命夫人由侬做。”
  宋太太看着台上的李秀英在婆母的劝说下终于接受了凤冠,原谅了王玉林,王玉林从地上起来,夫妻重归于好。这个结局大约是看戏的人喜欢吧?
  新婚之时,自己也曾逃回娘家去,求爹娘给个容身之处,她娘留了她住了四五日,婆婆亲自过来接,虽然没有台上的婆婆那些唱词,却也是左右相劝,说以后一定会好好对待。
  她娘问:“世间通情达理的婆婆有几个?遇到你这样的婆婆是你的福气,你还想要怎么样?”
  对她来说,公婆可能是天下最好的公婆,舒彦出生,公公把他捧在手心里。婆婆从未对她说过一句重话,也从未把二姨太生的舒华放在眼里过,老二不止一次抱怨:“好似只有舒彦才是他们的孙子。”
  这话传到老太爷的耳朵里,老太爷一句:“只要你们太太生的,就是我的孙子孙女。”
  老太爷和老太太对她是真的没话说,她娘临终前,也一直叫她看开些,说她已经比很多女人都要运气好了,看得开吗?
  就像眼前的李秀英一样吧?在父母和公婆的好言相劝下,在男人跪地认错之下,只能点头。
  他们都不知道,满心期待的女儿家被冷落的苦,也不知道,这根本不会大团圆。谁能忘记那些日子?在热热闹闹大团圆之下,成全了父母公婆,唯独李秀英所有的委屈都往自己肚里吞。
  傅太太也看到了这一幕,要不是宋太太在边上,她早就拍青自己的大腿了,骂自己是猪猡脑子,怎么就带明玉来看这么一场戏?这不是摆明了要劝她学戏里的婆婆,帮着儿子劝回儿媳妇吗?
  小瑜对舒彦是没感情的呀!这个孩子重情,她心里肯定对明玉这个婆婆敬重的呀!要是舒彦也跪在小瑜面前,要是明玉再帮忙劝?要死了要死了!不要自己搞得儿子做和尚去!原来不是戏里的王玉林笨,是自己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