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该去见见燕承诏了。
  “是,老爷。”
  ……
  午后,裴少淮乘船前往嘉禾屿。
  此处为九龙江入海口处最大的一个岛屿,风光秀丽。岛上原是左千户所,便也建有城池,城内住着千户人家。
  朝廷将此改为“卫”,一卫所管辖五千户,除了岛上原有的一千户、燕承诏从京都带来的两千人马,至少还差两千户人家,才能建立真正的“嘉禾卫”。
  燕承诏的任务也不简单。
  得知裴少淮来访,燕承诏放下手头的事,赶紧过来会面。只是他不叫人上茶,而直接叫人上酒。
  脸上显露出些苦闷来。
  看来燕指挥也遇见了难题。
  酒桌上,燕承诏第一句话便是:“嘉禾卫恐怕还要不短的时日才能筹组起来。”
  “我知晓。”裴少淮举杯饮尽,这和他猜想的一样,又说道,“一个千户所,登记在册的兵员,有半数是老弱病残,剩下的半数中,又有七八成平日里只管种地产粮的,真正操练过的兵员不过一两百之数,用过炮火、舞过刀枪、有杀敌本事的,更是少之又少。”
  裴少淮无奈道:“就这一二百的兵员,怎么撑得起朝廷的嘉禾卫?”
  “你早料到如此?”燕承诏问道。
  “不是我早料到。”裴少淮应答,“而是如此境况,才是天下武官们面临的常态。”
  兵屯之制设立已久,看似陆上九边、海上疆界皆有卫所驻守,实则兵力年年渐弱。闽地远离京都城,驻守在偏僻小岛上的一个千户所,遇到强敌不能御,遇到弱敌不能追,长久之下,岂能寄希望于它战力卓绝?
  裴少淮问道:“想必让燕指挥真正愁闷的,不是人手问题罢?”毕竟燕承诏防患未然,从京都带了两千人马来,个个精锐,是一股不小的战力。
  “没错。”
  第164章
  岛上高城,向东而望,沧海无际。
  海风从窗户涌入,连酒盏里都是微澜潋潋。
  裴少淮起身,负手站于窗前东望去,只见斜月沉沉藏海雾,浪碎金光,月色模模糊糊。他心想,海上是浪涛不止,海下是碣石暗生,眼前这片海注定不安宁。
  海毕竟是海,和陆地山川不一样,所以燕承诏面临的最大困境也不一样。
  裴少淮说道:“海上无船,犹如陆上无驹,船上无炮,犹如手中无刀。”相较于嘉禾卫缺少兵员,战船、利炮的短缺更难一些。
  兵员可以奉旨招募,战船利炮却不是短时内可以补充的。
  燕承诏坐在酒桌上,一边给裴少淮的空酒盏斟满,一边说道:“看来裴大人早都预料到了。”
  其一,船。
  一个千户中左所,理应配备有二十艘大船。嘉禾屿军港里,也确实漂着二十艘船。
  只是大部分船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稍有风浪来,船上便可听闻阵阵吱呀吱呀声。这样的旧船,出去打渔都不够用,更罔论出海追击敌军了。
  唯剩零星几艘船尚且还算牢固,满足平日出海巡游所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