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去善堂?”四阿哥不答反问。
  言晏晏点了点头,和秋兰说了几句让她别忘了把准备好的点心带上后,与他一同往外走。
  做善事四阿哥自然是支持的,只是听说她前些日子都是自己到处跑,不免老生常谈了几句,让她有事吩咐下面的人去做。
  在现代倒也有助手平日里帮她各种忙,可是那是给了工资的,如今院子里的人又不是她的员工,言晏晏还真不是很习惯使唤他们去做事。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也是因为言晏晏想多锻炼一下自己在古代的独立性,毕竟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随口应了几声“好的”表示自己记住了后,已经走出府外的言晏晏与他一起上了马车。
  比起前几天不管是环境还是人的精神都是灰败的模样,如今的善堂不说焕然一新,也算是大变样,不光是环境整洁了,里面的孩子也穿得干净,精神面貌更是好了许多。
  知道是谁带给他们这样好日子的孩子也知道感激,看到她来了后都很热情。
  言晏晏问了几句他们这两天的生活,又让秋兰将带过来的点心分给他们吃。
  小一点的孩子们高兴的吃着点心,大一点的还知道拿了先请她吃。
  四阿哥在一旁看着她笑与那些孩子交流,偶尔还会摸摸她们的脑袋,言行举止中都透着温柔的意味,心里多少有些感触。
  做善事的人不少,像是京里的夫人或是宫里的娘娘们,在有地方受灾时也愿意尽绵薄之力捐些钱财用物出来,但没有人会像她这样亲力亲为。
  佛说众生平等。
  四阿哥发现,在她眼中人与人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哪怕这些孩子身有残疾,她与之交流碰触也无一丝嫌弃。
  在知道她要走了后,孩子们很是不舍,还有几个女孩一起送了个荷包给她。
  “言姐姐,你能不走吗?”
  终于,有一个女孩忍不住小心翼翼的提出。
  “我会过来看你们的。”
  若是可以,言晏晏倒是愿意留在这里,但之前试着在康熙面前露出些口风,他显然是不愿自己留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手里底牌还不够硬的前提下,言晏晏还不想得罪康熙,加上难得穿越一趟,不看看紫禁城也可惜,于是决定先跟着回京。
  和善堂的管事又交代了几句,言晏晏这才在那群孩子们的目送下离开。
  “我让人与曹家说一声,让他们看顾些这里。”许是见她有些不放心,上马车后,四阿哥说了一句。
  曹家在江宁算是地头蛇的存在,有他家照看,自然万无一失。
  “多谢。”言晏晏收回看向善堂的视线并放下车帘。
  许是因为在江宁呆的时间最长,又或是因为这里有一点点在她手中变好的善堂,离开的那天,言晏晏心里多少有些惆怅。
  御驾回京,阵仗自然十分盛大,码头前不止有当地的官员,有名望的父老和普通百姓同样不少。
  看着那些前来送行的百姓,言晏晏大概明白了康熙为何会亲自去祭拜明孝陵,或许他确实如自己说的那般敬佩明太祖,但肯定也有为了收买人心的原因。
  本来因她不喜坐船的缘故,康熙提出还是让几位阿哥继续陪她走陆路,言晏晏想了会后还是拒绝了,毕竟一来她晕船的症状并不严重,二来也不想再添麻烦。
  等到上了船,突然看到码头的角落里,孙管事竟然带着善堂的孩子过来送行,言晏晏惊喜的露出今日的第一个笑容,朝着那边挥了挥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