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旁边站的是齐国公齐振南,那个要皇上和太后评理的是兵部尚书,自然唯楚慕马首是瞻,言之不切,处处向着楚党,要为楚党谋私。
  五城兵马司的职务虽然不高,但对京城而言尤其重要,关乎整个京城的布防问题。
  “孙大人何必为难皇上与太后,你们咄咄逼人,以势相迫,算什么本事?”
  兵部尚书孙大人被齐国公点名批评,不淡定了:
  “国公此言差矣,若说咄咄逼人,也是王大人逼人在前,若说以势相迫,您是一等国公,肱骨之臣,只有您以势逼我们,我们哪里能逼迫的了国公。”
  齐振南冷哼一声:
  “孙大人巧言令色,好会分辨。老夫不与你做唇齿之战,只是这五城兵马司之职该当由罗副统领担任,他跟随已故刘统领多年,兵马司中事务没有比他更熟悉的,贸贸然换个不通庶务的,纵然有军功在身,那也难以服众。”
  “服不服众,何劳国公操心,那罗……”孙大人还要继续分辨,只听殿上响起一道冷冽之音:
  “够了。”
  楚慕开口,孙大人哪还敢再多言半句,对国公帝台之上的皇帝和太后行礼后,便退回臣列。
  齐振南将目光斜斜往楚慕看去:“不知王爷又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唯言事实而已。”
  两人针锋相对不是一天两天,谁又能想到这般关系不睦的两人,竟然是正经翁婿。
  当年先帝一纸遗诏,让摄政王迎娶齐国公府嫡长女,也是让众臣惊讶不已,以为两家既联姻,便是打算同气连枝,互帮互助了,谁想到,两家结亲以后,非但没有和平相处,反而关系越闹越僵,如今两党之争更是如火如荼,也算是奇闻一桩。
  楚慕一击掌,刑部尚书便上前来,将证据一条条罗列:
  “辛酉年腊月二十六,罗涛擅离职守,一日间往返大兴府两回;戊戌年八月,罗涛利用职权,仗势欺人,帮一城东店铺掌柜教训另一掌柜;庚寅年二月……”
  刑部尚书当朝将刑部调查出来的罗副统领的种种罪状宣读而出,说是罪状,其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日往返大兴府是因为罗副统领母亲生病,他请人代班;而所谓仗势欺人,也是因那掌柜做生意不老实,欺负了人,他才出手教训,这些私事,是任何一个在职的公务人员都有可能面临的小问题,然而此刻被宣读出来,很显然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
  最终这一场职位之争,在这些‘铁证’之下,齐党所推荐的罗副统领自然以失败告终。
  齐国公当庭震怒,指着楚慕怒骂:
  “卑鄙小人!无耻之极!”
  楚慕低头整理了一番根本不乱的衣袖和衣襟,并没有丝毫愧疚:“国公说话可得讲证据,起码也得似本王这般,将证据桩桩件件列出,使人无从分辨,这样方能服众。”
  “你!”齐国公被气的头晕,两颊绯红,怒喘不止,往后退了两步,一副快要跌倒的模样,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赶忙上前搀扶,从旁劝导:“国公息怒。”
  楚慕见他这般,也学着礼部尚书他们的话,对齐国公拱手作揖,一本正经劝说道:
  “国公息怒。国公请务必保重身体。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本王在朝堂之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届时该多无聊。”
  这番气人之言,像是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齐国公吹胡子瞪眼好一阵儿,终于体力不支,被气的晕了过去,是被人给直接抬出大殿的。
  “这国公真是年纪大了,也不知是真晕还是假晕?”孙大人看着那夸张的簇拥队伍发出质疑。
  “谁知道呢。说不过咱们就晕倒,说不定就是苦肉计。”陆大人先前被齐党压制的够呛,现在自然没什么好话。
  楚慕一声不响,不发表任何意见便离开了。
  身后的大人们不禁又论起来,一个新加入的官员小声说了句:
  “国公到底是咱们王爷的泰山大人,这般被气的抬回去,咱们王爷会不会被王妃埋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