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贾家这样的百年高门来说,积累的财富绝对是惊人的。只不过过去大多数时候,这些财富都在这座华丽的府邸里面沉睡,直到贾琰跟贾赦合作,这才慢慢地开始苏醒。当年,贾琰跟贾赦不过是用了个小庄子在寒冬里面种了些黄瓜之类的反季节果蔬,一个冬天就赚了上万两银子,更何况如今?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原著里也几次画龙点睛一般地说过,一个家族,如果内里开始从公中往自己的腰包里面啪啦东西的时候,这个家族也就差不多全完了。原著里就是这样的情况,男人们不管事儿,女人联合家奴一起掏空祖宗基业,也难怪原著的判词会说贾家最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可是现在呢?贾赦抓起了庶务,邢夫人不敢伸手,豪奴一个接一个地被收拾,贾琰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子,然后贾赦又不停地置办产业……
  可以说,现在的庆荣侯府,家当加起来,竟然比当初王夫人刚接手荣国府的时候的三倍还多!
  也就是说,最后贾政王夫人拿到的钱财产业,比当初王夫人第一次看到荣国府的账本的时候还多出一半来!
  负责帮忙分家分宗的官员们看到贾赦拿出这么多的钱财,回去之后没有不帮贾赦说话的。
  毕竟之前贾赦夺回家产、归还亏空、清算豪奴的时候,荣国府的财产可是请了户部和京兆府的官吏帮忙做的清算。那不过是十年前的事情,因此,只要是京兆府和户部的相关官吏,都知道当年荣国府的情况。
  因此,虽然贾赦什么都没说,也没有任何职务在身,可这次一分家,贾赦在官场和清流之中多了一个善于经营的名头来。
  贾赦这边先且不表,且说贾政,他如今不过是从八品的州判,这样的品级,甚至还不如户部的一个小吏!就是有大把大把的钱财在身又如何?贾政也许不会思考某些东西,可贾母和王夫人会不去思考?
  贾母可是很清楚的,她还在,别人看在她是皇后娘娘的亲祖母的份儿上,也许不会磋磨贾政和贾宝玉。可如果将来她不在呢?
  所以,破天荒的,贾母第一时间舍了贾宝玉,把探春和贾环两个搂在了怀里。
  贾母看得明白,探春之前是住在大观园里的,贾琰进宫以后,还留下话,把大观园让给林黛玉探春邢岫烟几个住,想来是对这几个丫头还存着一点姐妹之情。探春又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儿,若是自己现在护着她些,将来她出嫁了,也会照应着她的儿子贾政一点。
  虽然贾母的心中恨王夫人恨得要死,可是为了儿子孙子,贾母不得不继续谋划。
  坐在新租赁来的正堂里面,看看贾政,看看王夫人和赵姨娘周姨娘还有傅秋芳,再看看李纨贾兰母子,贾母不觉又皱了皱眉头,道:“罢了,老二,你要记着,任何人家,都没有让妾室管家的理儿!就是你媳妇有再多的不是,她也是你明媒正娶的妻。”
  也许之前贾母不知道,但是现在的贾母还能不知道?
  王夫人犯事儿也有好些年了,如果贾敬贾赦真的要因为王夫人把贾政赶出去,只怕早就动手了!所以,分宗这种事儿,跟贾敬无关,跟贾宝玉也无关,最大的可能——
  贾母看了一眼低着头,站在后头的傅秋芳,眼睛眯了起来。
  贾母的这番猜测的确有偏颇,却不得不说,歪打正着。
  还真叫贾母给猜中了,就是因为傅秋芳,才让贾琰下定了决心,催促着分宗;也就是因为傅秋芳,贾敬才会上了临终一本。
  听见贾母有意让王夫人继续管家,贾政第一时间就皱起了眉头:“老太太,这,这不大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政想说王夫人到底是犯了事儿的,却被贾母当场喝止:
  “我承认,你媳妇是做过错事。但是,别忘记了,她做错了事儿,都是为了你,和你的儿子!”
  见贾政动了一下,贾母知道这个儿子有想法。
  为了家族,她不得不缓了语气,语重心长地对儿子道:“我知道你对你媳妇有意见,你若是不放心,就让珠儿媳妇给你媳妇打下手便是。另外,以后你这几个儿孙就要单独算一族了,这分来的财产,哪些算族产,哪些算祖产,都要规划好。至于我这里的嫁妆私房,等我百年之后,除去安顿我屋里的丫头婆子的,其余都平分给宝玉环儿兰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母很清楚,王夫人就是只金钱蟒,从来就是只进不出的理儿,她也没这个精神跟这个儿媳妇斗智斗勇,还不如守着孙子孙女们过一天是一天。
  反正贾赦那边每年会给她吃喝嚼用,就是没了嫁妆私房,也饿不死她。
  宝玉又是那个样儿,有分来的钱财在,足够王夫人跟李纨斗个你死我活,再有傅秋芳和赵姨娘在中间各自谋划,足够她把探春平平安安地嫁出去,顺便给贾环找一门亲事了。
  探春听说,忍不住红了眼睛。
  如果这次贾敬没有出事儿的话,她都已经出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叫她的运气差了那么一点。
  虽然说他们一家现在出宗了,可以不为贾敬服丧了,可是,到底是贾宝玉在贾敬出殡的时候犯了事儿,如果这时候再赶着出嫁,就显得凉薄了。所以,她的婚事怎么也要拖到来年。可是拖到来年,她的嫁妆也搬过来了,王夫人又是那样的性子、那样的行事,就是她姨娘厉害会闹腾又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