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唇亡齿寒(3 / 3)
另外,就算江南想与江东合作,心气高傲的孙赫武还不一定愿意呢。
不过家臣们既然一致认可要与江东联手,那么,他也不能拂他们的意。
因此,李信志对家臣们说道:“这是一个办法,那我安排使者出使江东吧。”
家臣都松了一口气,李信志为了让家臣们不再在他面前如同麻雀一般叽叽喳喳,果然安排了使者出使江东。
十天之后,在焦急如焚的等待中,王思明与陶然儿的队伍都在路上走了半个月了,使者回来了,果然如李信志事先料到的,孙赫武拒绝与江南合作,他甚至出言讽刺。
这一个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李信志摇了摇头,无奈地对所有家臣说道:“你们看,人家不愿意合作,这个办法行不通。”
一个家臣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脸的迷惑不解,对李信志缓缓地说道:“主公,这个很奇怪啊,按理来说,江东不可能不同意呢,加上我们江南的大军,孙赫武不是更有信心对付王思明和陶然儿吗,为什么他不同意呢,我们两国联手,对于江东来说,这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啊,微臣对于这件事,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通。”
这件事简直迷雾重重,蹊跷至极。
李信志苦笑一声,对他说道:“事实就是如此,想不通也没有办法,所以你们想我与江东合作,这件事泡汤了,以后不要提起,到此为止。”
江南的前途仿佛更加黑暗了,如同狂风暴雨中,一叶飘零的小舟。
众位家臣沉默了。
可是过了一天,家臣们又全部商量好似的,齐刷刷地到李信志的书房里来,向他进言。
一个家臣说道:“主公,为了自救,我们只有想出另外一个办法了。”
还有一个办法?李信志扬起一道眉毛。
江南最值得骄傲的是,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家臣。
一个家臣大声说道:“对,主公,你可知道,这一次王思明东征带了多少人马?”
李信志说道:“八十万,我之前不是听你们说了吗?”
“对!“那个家臣微笑起来,大声说道,“我们江南总共也没有八十万人马,这说明什么,说明王思明这次东征,志在必得,他肯定是举全国之力,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后方空虚!我们可以趁虚而入。”
后方空虚?
李信志看着那个家臣,心中一动,眼前一亮,家臣说得没错,王思明这次东征,肯定是举全国之力。
家臣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眯眯地说道:“主公,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如我们趁此机会,入侵中原,只要攻下了长安城,让王思明无家可归,那么,王思明短时间内想攻打江南,吞并江南也是不可能的!说不定因为我们入侵中原,他担心后方失守,会回过头来保护长安,这样他的东征就失败了,只要他放弃了东征,那么这种三足鼎立三国并存的局面,必定会长久地持续下去!”
李信志明白过来,原来家臣是希望他率军攻打长安。
他的心思活络起来,这个办法可行,的确是自乱世求生存的一个好办法。但是——
也不知怎么回事,他的内心,总是隐隐地觉得不太妥当。李信志仔细想了想,却一时之间,想不出其中的原因。
他看着所有的家臣,对他们问道:“是你们所有人的意思吗?”
家臣们跪在地上,异口同声地说道:“是,请主公早做决定!”如果延误战机,可能江山不保了!
李信志沉默了,他隐隐地觉得不安,他本能地不想去攻打长安。 ↑返回顶部↑
不过家臣们既然一致认可要与江东联手,那么,他也不能拂他们的意。
因此,李信志对家臣们说道:“这是一个办法,那我安排使者出使江东吧。”
家臣都松了一口气,李信志为了让家臣们不再在他面前如同麻雀一般叽叽喳喳,果然安排了使者出使江东。
十天之后,在焦急如焚的等待中,王思明与陶然儿的队伍都在路上走了半个月了,使者回来了,果然如李信志事先料到的,孙赫武拒绝与江南合作,他甚至出言讽刺。
这一个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李信志摇了摇头,无奈地对所有家臣说道:“你们看,人家不愿意合作,这个办法行不通。”
一个家臣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脸的迷惑不解,对李信志缓缓地说道:“主公,这个很奇怪啊,按理来说,江东不可能不同意呢,加上我们江南的大军,孙赫武不是更有信心对付王思明和陶然儿吗,为什么他不同意呢,我们两国联手,对于江东来说,这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啊,微臣对于这件事,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通。”
这件事简直迷雾重重,蹊跷至极。
李信志苦笑一声,对他说道:“事实就是如此,想不通也没有办法,所以你们想我与江东合作,这件事泡汤了,以后不要提起,到此为止。”
江南的前途仿佛更加黑暗了,如同狂风暴雨中,一叶飘零的小舟。
众位家臣沉默了。
可是过了一天,家臣们又全部商量好似的,齐刷刷地到李信志的书房里来,向他进言。
一个家臣说道:“主公,为了自救,我们只有想出另外一个办法了。”
还有一个办法?李信志扬起一道眉毛。
江南最值得骄傲的是,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家臣。
一个家臣大声说道:“对,主公,你可知道,这一次王思明东征带了多少人马?”
李信志说道:“八十万,我之前不是听你们说了吗?”
“对!“那个家臣微笑起来,大声说道,“我们江南总共也没有八十万人马,这说明什么,说明王思明这次东征,志在必得,他肯定是举全国之力,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后方空虚!我们可以趁虚而入。”
后方空虚?
李信志看着那个家臣,心中一动,眼前一亮,家臣说得没错,王思明这次东征,肯定是举全国之力。
家臣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眯眯地说道:“主公,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如我们趁此机会,入侵中原,只要攻下了长安城,让王思明无家可归,那么,王思明短时间内想攻打江南,吞并江南也是不可能的!说不定因为我们入侵中原,他担心后方失守,会回过头来保护长安,这样他的东征就失败了,只要他放弃了东征,那么这种三足鼎立三国并存的局面,必定会长久地持续下去!”
李信志明白过来,原来家臣是希望他率军攻打长安。
他的心思活络起来,这个办法可行,的确是自乱世求生存的一个好办法。但是——
也不知怎么回事,他的内心,总是隐隐地觉得不太妥当。李信志仔细想了想,却一时之间,想不出其中的原因。
他看着所有的家臣,对他们问道:“是你们所有人的意思吗?”
家臣们跪在地上,异口同声地说道:“是,请主公早做决定!”如果延误战机,可能江山不保了!
李信志沉默了,他隐隐地觉得不安,他本能地不想去攻打长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