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潮州商团的底蕴(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哦,那你为什么敢去投资?”
  李超人的问题直指核心。
  “因为我的朋友会为我保驾护航。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虽然在那边投资了几座大型商场,可是我的实际占股并不多。
  首先有百分之45的股份,是由当地政府把控的,他们出地皮,我出资金,共同建设超级商场。
  这是大型商场名义上是我的,实际上,建成后我要按照5.5比4.5的股份结构分红,真正属于我的只有一半。
  在这一半中,还有一部分要分给我的好朋友们,我有多少个朋友就不说了,反正挺多的,这些超级商场赚到的钱,到我手上的不足四成。
  这还只是现在,等到超级商场盈利之后,八方瞩目,我相信还会有更多人来找我。
  他们会带着我不能拒绝的条件,来和我做朋友,到最后,能不能守住三成利润我都不敢保证。
  我认为,现在的投资条件很苛刻,你们去了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边也不适合你们这些大商人去投资。”
  林耀一脸微笑。
  他没有说谎,甚至有些地方说的还谦虚了。
  听到他的话,在场的众位大佬面面相视,其中对商业行为最敏感的李超人更是眉头紧皱,低语道:“情况这么糟糕吗?”
  “今天很困难,明天也很困难,后天可能更困难。”
  林耀语气中带着自嘲,摊手道:“大家不用看我了,我也是赚钱的,赚钱嘛,不丢人。”
  “不能把钱赚了?”
  香港双李之一,四叔李基兆开口道。
  “赚不了。
  投少了吧,没意思。
  几亿,十几亿的投下去,一拖三五月,再拖明年春,想撤资都不行,谁玩得起。”
  林耀说的很直白。
  现并不适合外来者投资,除非你后台极硬,而且不顾损失,就像霍老一样。
  其他人还是洗洗睡吧。
  在此之前的海外投资,都是试探性投资。
  你投资个酒店,我投资个工厂,都是面子工程,赚钱不是主要目的。
  下手投资的这批人,也都是海外爱国人士,很多人投资后赚到了钱,收回本金后就将工厂无偿捐给了国家,根本不以此来牟利。
  严格来说,这不是商业行为。
  李超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在内地大举经商的商人。
  1993年的时候,他带领潮州商团,在燕京豪投100亿港币修建东方广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