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3)
等洗完之后,蒋慧娘仍没看到温屹,到茅房卧房找了一遍,四下无人。
“他一大早去了何处?”蒋慧娘嘀咕了声,收拾之后去绣坊。
绣坊的活多,蒋慧娘着实没空管他,锁好门之后离开了家。
温屿给她一个月三两银子的工钱,只在绣坊做些灶房洒扫的活,与普通寻常的绣娘相差无几。
蒋绣娘如今已经学会持家,三两银子在明州府,精打细算已经足够养活一家四口。在温屿的照顾之下,吃穿无需花银子。
温静诚在书院读书也是温屿供着,温静训更是一年到头都跟姑姑住着,吃穿读书教导完全不由他们夫妻操心。
用于氏的话来说,一家之主撑不起来,嫁给他还不如搂块牌位做寡妇。
再说有问屿在,给温屹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出去乱来。
于氏早听从温屿的建议,先把古井巷的宅子卖了,一家子先搬了出来。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宅子,在杏花巷赁了间宅子住。
后来恰好蒋慧娘旁边的宅子要卖,要价一百五十两。于氏手上的现银不够,温屿借给了她五十两,每个月从工钱中扣除三两偿还。
他们如今住的宅子,也被温屿买了下来。不过温屿没有将宅子给他们,每个月仍然收取一两五钱的赁金。
蒋慧娘倒不抱怨,毕竟她的宅子比于氏大,屋子新,温屿花了足足两百多两。她更清楚,温屿是为了他们一家子好。
若说过日子的成算,休说与温屿相比,于氏就将他们远远比了下去。
于氏与蒋慧娘做了邻居,平时都一起从绣房来回,也好有个伴。
蒋慧娘出门之后,于氏刚好从小院出来,她一脸紧张地道:“哎哟,我们赶快些。”
“天色还早着呢。”蒋慧娘望了望天,疑惑不已。
“今朝是什么日子,难道你都忘了?”于氏无语地道。
蒋慧娘一愣,旋即想起来今朝是秋闱放榜的日子。她立刻变得比于氏还要着急,转头张望,“走路慢,我们还是赁辆驴车。我就说早上孩子他爹怎地不见人影,肯定去看张榜了。”
荀舫考功名,绣坊所有人比温屿还要上心。平时科举之事与她们毫无关系,如今却不同了。
一来巧绣坊待人厚道,在明州府赫赫有名,好些绣娘想要来干活。
二来要是荀舫考中功名,巧绣坊就与以前不同,就是官府也要客气几分。
绣坊没人敢前来找麻烦,生意稳当顺利,她们跟着能得好处,赚到更多的银子。
巧绣坊的绣娘们翘首以盼,温屹也破天荒天不亮就起床,赶着去府衙前面看张榜。他到的时候,府衙前面已经围了不少来看榜的人。
温屹寻到个缝隙,好不容易挤到前面,气喘吁吁站定,伸手扶正歪掉的幞头。
这时,他看到荀柏的大儿子荀大郎站在西侧,不由得愣住,暗自嘀咕荀家又没人前来考功名,荀大郎在这里作甚?
荀家将荀舫温屿赶出来,温屹自是憎恨鄙夷。他不屑地瞥了一眼,便不加理会,既期待又忐忑地等在那里。
身为读书人,温屹当然想要考功名。温屿不允许,他只能认命在私塾做个先生。
对荀舫这次考功名,温屹比谁都要激动。一边幻想着要是自己也去考试,榜单上有自己的大名,那该有多风光。
一边温屹又想着荀舫要是榜上有名,他也会与有荣焉、
另外一边,温屹又想,荀舫以前不学无术,连他都考中功名,自己却寂寂无闻,着实是天下最最可怜之事! ↑返回顶部↑
“他一大早去了何处?”蒋慧娘嘀咕了声,收拾之后去绣坊。
绣坊的活多,蒋慧娘着实没空管他,锁好门之后离开了家。
温屿给她一个月三两银子的工钱,只在绣坊做些灶房洒扫的活,与普通寻常的绣娘相差无几。
蒋绣娘如今已经学会持家,三两银子在明州府,精打细算已经足够养活一家四口。在温屿的照顾之下,吃穿无需花银子。
温静诚在书院读书也是温屿供着,温静训更是一年到头都跟姑姑住着,吃穿读书教导完全不由他们夫妻操心。
用于氏的话来说,一家之主撑不起来,嫁给他还不如搂块牌位做寡妇。
再说有问屿在,给温屹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出去乱来。
于氏早听从温屿的建议,先把古井巷的宅子卖了,一家子先搬了出来。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宅子,在杏花巷赁了间宅子住。
后来恰好蒋慧娘旁边的宅子要卖,要价一百五十两。于氏手上的现银不够,温屿借给了她五十两,每个月从工钱中扣除三两偿还。
他们如今住的宅子,也被温屿买了下来。不过温屿没有将宅子给他们,每个月仍然收取一两五钱的赁金。
蒋慧娘倒不抱怨,毕竟她的宅子比于氏大,屋子新,温屿花了足足两百多两。她更清楚,温屿是为了他们一家子好。
若说过日子的成算,休说与温屿相比,于氏就将他们远远比了下去。
于氏与蒋慧娘做了邻居,平时都一起从绣房来回,也好有个伴。
蒋慧娘出门之后,于氏刚好从小院出来,她一脸紧张地道:“哎哟,我们赶快些。”
“天色还早着呢。”蒋慧娘望了望天,疑惑不已。
“今朝是什么日子,难道你都忘了?”于氏无语地道。
蒋慧娘一愣,旋即想起来今朝是秋闱放榜的日子。她立刻变得比于氏还要着急,转头张望,“走路慢,我们还是赁辆驴车。我就说早上孩子他爹怎地不见人影,肯定去看张榜了。”
荀舫考功名,绣坊所有人比温屿还要上心。平时科举之事与她们毫无关系,如今却不同了。
一来巧绣坊待人厚道,在明州府赫赫有名,好些绣娘想要来干活。
二来要是荀舫考中功名,巧绣坊就与以前不同,就是官府也要客气几分。
绣坊没人敢前来找麻烦,生意稳当顺利,她们跟着能得好处,赚到更多的银子。
巧绣坊的绣娘们翘首以盼,温屹也破天荒天不亮就起床,赶着去府衙前面看张榜。他到的时候,府衙前面已经围了不少来看榜的人。
温屹寻到个缝隙,好不容易挤到前面,气喘吁吁站定,伸手扶正歪掉的幞头。
这时,他看到荀柏的大儿子荀大郎站在西侧,不由得愣住,暗自嘀咕荀家又没人前来考功名,荀大郎在这里作甚?
荀家将荀舫温屿赶出来,温屹自是憎恨鄙夷。他不屑地瞥了一眼,便不加理会,既期待又忐忑地等在那里。
身为读书人,温屹当然想要考功名。温屿不允许,他只能认命在私塾做个先生。
对荀舫这次考功名,温屹比谁都要激动。一边幻想着要是自己也去考试,榜单上有自己的大名,那该有多风光。
一边温屹又想着荀舫要是榜上有名,他也会与有荣焉、
另外一边,温屹又想,荀舫以前不学无术,连他都考中功名,自己却寂寂无闻,着实是天下最最可怜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