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3)
“行行行,你不得空的话,我找人去帮我打听。”温屿也干脆,转身就要离开。
“哎,我又没说不去,你急甚?”荀舫叫住了温屿,扔掉手上的布巾。
“温大东家,小的这就去替你跑腿。”
温屿白了他一眼,拿起布巾继续洒扫。
荀舫出去了一趟,回来跟温屿说了听到的情形,与她们两人说得差不离。
温屿听到于氏的麻烦,冷笑一声,道:“男人贪财贪色愚蠢,真是不可救药。”
荀舫道:“我又没惹你。再说也有男儿守边关保家卫国,流血奋战,哪能都一样。”
温屿冷笑道:“呵呵,谁他大爷要打仗了,男儿自己引起的战争,他们去打去守,收拾自己的烂摊子,这不是应当?天下纷争,世道变坏,你们男儿要承担至少九成九以上的责任。盛世明君,千古名相,都只乐呵乐呵,听听就罢,千万别去细究。”
荀舫难得没有反驳,撑着头若有所思起来。
“你最近心情不好?”半晌后,荀舫问道。
温屿心情当然不好,大周节庆多,尤其是下半年,连着中秋冬至新年,准备节礼年礼就令人头疼。
而且收商税的时候到了,黄麻子前两天来过一次,提醒温屿准备,而且明确告诉她,如今她的巧绣坊已今非昔比,来年要加两成的税。
按照现在的定额税来算,加两成也不算贵。温屿知道也躲不过,书院巷的新宅摆在那里,铺子的明瓦明晃晃在那里亮着,再装穷也不太像。
但是要多拿出钱,温屿肯定会心疼。
于氏沈琼花来绣坊做工了,绣房已经坐不下,沈琼花留在绣房,于氏与大妮儿,温潋温泂加上陈玉娘一起,搬到了前面的店堂。
店堂要点薰笼,一只还不够,得点两只。
温屿需要去买炭,合作伙伴贺东家魏东家,甚至梁逊生都送了冬至节礼来。除去还礼,同时给她提了醒,要提前准备他们的年礼。
加上林裕和林长善,黄麻子张三儿的礼加进贡,给绣娘她们的过节过年礼,银子每天如水一样哗啦啦流出去。
转瞬间就到了年底,温屿开始盘账。
应付的账款,只有绣娘的工钱。应收的账款,则是已收了一半定金,还未交货的绣活,共计两百七十三两。
买卖宅子留下的银子她有单独的帐,以后的家什会从这里面支出。
其余的现银,共计二百三十八两七钱。应收账款中包含要支付的税收工钱,这两百多两,则是她这一年辛苦下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而眼下的巧绣坊,才将将扩大规模,进入正式经营阶段。
温屿不打算做得太大,树大招风,闷声发财才是硬道理。
她有干股的家什那边,林裕和考虑到大周人的习惯,与魏东家商议之后做了改动。像是后世的沙发床一样,摊开可成宽敞的榻,收起则是能靠背的坐榻。
温屿很是佩服他们的头脑,她去看过一次,折叠部分用了卯榫结构,灵活又结实。
林裕和打算在年后开春时正式售卖,而且他不止只在明州府卖,还与临近的江州府,平江府几个熟悉的商人合作,同时卖到这两地去。
温屿估计她能分到一笔不少的银子,算上现在的积蓄,顿时转忧为喜。
提早两天给绣娘放假,买了一堆鸡鸭鱼肉等吃食,准备过个丰厚热闹的年。
大年二十九这日,温屿睡到半晌午才起来。一出门,便被迎面来的寒风,吹了个仰倒。 ↑返回顶部↑
“哎,我又没说不去,你急甚?”荀舫叫住了温屿,扔掉手上的布巾。
“温大东家,小的这就去替你跑腿。”
温屿白了他一眼,拿起布巾继续洒扫。
荀舫出去了一趟,回来跟温屿说了听到的情形,与她们两人说得差不离。
温屿听到于氏的麻烦,冷笑一声,道:“男人贪财贪色愚蠢,真是不可救药。”
荀舫道:“我又没惹你。再说也有男儿守边关保家卫国,流血奋战,哪能都一样。”
温屿冷笑道:“呵呵,谁他大爷要打仗了,男儿自己引起的战争,他们去打去守,收拾自己的烂摊子,这不是应当?天下纷争,世道变坏,你们男儿要承担至少九成九以上的责任。盛世明君,千古名相,都只乐呵乐呵,听听就罢,千万别去细究。”
荀舫难得没有反驳,撑着头若有所思起来。
“你最近心情不好?”半晌后,荀舫问道。
温屿心情当然不好,大周节庆多,尤其是下半年,连着中秋冬至新年,准备节礼年礼就令人头疼。
而且收商税的时候到了,黄麻子前两天来过一次,提醒温屿准备,而且明确告诉她,如今她的巧绣坊已今非昔比,来年要加两成的税。
按照现在的定额税来算,加两成也不算贵。温屿知道也躲不过,书院巷的新宅摆在那里,铺子的明瓦明晃晃在那里亮着,再装穷也不太像。
但是要多拿出钱,温屿肯定会心疼。
于氏沈琼花来绣坊做工了,绣房已经坐不下,沈琼花留在绣房,于氏与大妮儿,温潋温泂加上陈玉娘一起,搬到了前面的店堂。
店堂要点薰笼,一只还不够,得点两只。
温屿需要去买炭,合作伙伴贺东家魏东家,甚至梁逊生都送了冬至节礼来。除去还礼,同时给她提了醒,要提前准备他们的年礼。
加上林裕和林长善,黄麻子张三儿的礼加进贡,给绣娘她们的过节过年礼,银子每天如水一样哗啦啦流出去。
转瞬间就到了年底,温屿开始盘账。
应付的账款,只有绣娘的工钱。应收的账款,则是已收了一半定金,还未交货的绣活,共计两百七十三两。
买卖宅子留下的银子她有单独的帐,以后的家什会从这里面支出。
其余的现银,共计二百三十八两七钱。应收账款中包含要支付的税收工钱,这两百多两,则是她这一年辛苦下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而眼下的巧绣坊,才将将扩大规模,进入正式经营阶段。
温屿不打算做得太大,树大招风,闷声发财才是硬道理。
她有干股的家什那边,林裕和考虑到大周人的习惯,与魏东家商议之后做了改动。像是后世的沙发床一样,摊开可成宽敞的榻,收起则是能靠背的坐榻。
温屿很是佩服他们的头脑,她去看过一次,折叠部分用了卯榫结构,灵活又结实。
林裕和打算在年后开春时正式售卖,而且他不止只在明州府卖,还与临近的江州府,平江府几个熟悉的商人合作,同时卖到这两地去。
温屿估计她能分到一笔不少的银子,算上现在的积蓄,顿时转忧为喜。
提早两天给绣娘放假,买了一堆鸡鸭鱼肉等吃食,准备过个丰厚热闹的年。
大年二十九这日,温屿睡到半晌午才起来。一出门,便被迎面来的寒风,吹了个仰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