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3)
马车刚进去村,村头的住户便出来人,男子看见赶车的人脸上一亮。“老曹!是韩将军吗?”
“吁!”曹叔勒住缰绳,“将军没来,是大公子。”
“大公子来了!”男人喊了一嗓子。
之后各家各户都出来了人,“大公子来了!”
见韩泽下车,男人躬身抱拳,女人行万福礼,通往山庄的长路两边站满了齐刷刷行礼的村民。对韩泽如此恭敬,姚轻雪猜这些人大概是种韩家地的佃农,只是这阵仗是不是大了点?对地主家的儿
子至于这么虔诚吗?
她随韩泽慢慢往前走,她惊奇地发现村中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确切地说是男人大多有伤残,有人没了胳膊,有人断了腿,有的眼睛没了一只,只有年轻人身体好好的。
等走出村子,姚轻雪回头看了一眼,曹叔与熟人相谈甚欢,其他村民慢慢散去。
“是不是觉得奇怪?”韩泽嘴角含笑看着她。
姚轻雪点了下头,这些人太过庄重,不像是佃农对地主的态度,还有那些残疾的老人。
“村里的老人都是战场上下来的兵,早年与祖父和父亲征战沙场,有些人伤残后不愿回乡,也有人家里没有亲人或是亲人不睦,就被祖父和父亲安排在这里种田。安家落户后有人娶妻生子,时间长了这里就成了村子。”
顿了顿韩泽又道:“其实他们中我一个都不认识,父亲或许还记得几个,曹叔在村中熟人多。”当年他还小,与这些人没有交集,但每次他过来,村民们都十分恭敬,即便是老兵的后代也是如此。韩家给了老兵安身之地,他们在感恩。
但韩泽却感到愧疚,保家卫国的伤残士兵不能得到妥善安置,甚至家人都嫌弃。一点善意就让他们感恩戴德,不该这样,却也只能这样。韩家能为他们做的也只有这些。
姚轻雪朗声道:“认不认识无所谓,他们感激你、感激韩将军这就够了。”村中房屋排列整齐,房子和院墙底部都加了石头和青砖,这样的房子要比土房茅屋耐住保暖。
去严州府的途中,姚轻雪看过不少村庄,但没有哪个村子像安定庄这般,全村房屋建得都很好。而且村民们看上去生活也不错,脸上有肉、面容轻松。整个国家乡村差都不多的情况下,只有安定庄生活安宁,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韩家确实给了他们很多帮助。
说话间两人来到宅子前,韩泽抬手敲门。李贵开门见是少主子,立马敞开大门,迎他们进院。“地都准备好了,按照您的吩咐留了一亩上等田。”前些日子韩父派人过来让他留一亩好田。
“麻烦贵叔了。”韩泽颔首,“有吃的吗?”刚刚在桃林玩了一通,两人肚子早就饿了。
“我这就叫人做去。”
韩泽点头:“简单些就好。”
“哎!”李贵应下匆匆离去。
韩泽带人来到住处,姚轻雪放下包袱走出房间,她看见院墙那有一处高台,她顺着梯子爬上去。庄子在山脚下,地势要高于农田,从这个位置看下面的景色非常壮观。从这里还能看见一条大河从平坦的农田中间穿过,隐约还能看见河面粼粼的水光。
“这些田都是你们家的?”姚轻雪回头问,韩泽也已顺着梯子上了高台。
“嗯。”韩家乃开过元勋,而且居功甚伟,所以就得到了这块京城外最好的一片田。其他田地就要离得远了一些。
“我的那一亩在哪里?”姚轻雪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她的地。
“急什么,等吃过饭再去。”“韩泽指了指山下,“看着近,走一个来回得两刻钟,吃过午膳再去不迟。”
大门响动,曹叔与村民聊完赶车回来了。他卸了车、拴好马,走到高台下。“少爷,村民听说您要种东西,都说要帮忙。”
“大公子,午饭做好了。”李贵和一个妇人端着两个托盘从灶房里走出来。看见曹叔,那妇人大着嗓门道:“曹老哥,你那份在灶房呢,快去吃吧。”
“好嘞!”曹叔笑着道。
两人走下高台,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端着一盆水走近,她把水放到外面的凳子上,腼腆地说:“洗洗手吧。”
韩泽颔首先去洗手。姚轻雪:“多谢!” ↑返回顶部↑
“吁!”曹叔勒住缰绳,“将军没来,是大公子。”
“大公子来了!”男人喊了一嗓子。
之后各家各户都出来了人,“大公子来了!”
见韩泽下车,男人躬身抱拳,女人行万福礼,通往山庄的长路两边站满了齐刷刷行礼的村民。对韩泽如此恭敬,姚轻雪猜这些人大概是种韩家地的佃农,只是这阵仗是不是大了点?对地主家的儿
子至于这么虔诚吗?
她随韩泽慢慢往前走,她惊奇地发现村中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确切地说是男人大多有伤残,有人没了胳膊,有人断了腿,有的眼睛没了一只,只有年轻人身体好好的。
等走出村子,姚轻雪回头看了一眼,曹叔与熟人相谈甚欢,其他村民慢慢散去。
“是不是觉得奇怪?”韩泽嘴角含笑看着她。
姚轻雪点了下头,这些人太过庄重,不像是佃农对地主的态度,还有那些残疾的老人。
“村里的老人都是战场上下来的兵,早年与祖父和父亲征战沙场,有些人伤残后不愿回乡,也有人家里没有亲人或是亲人不睦,就被祖父和父亲安排在这里种田。安家落户后有人娶妻生子,时间长了这里就成了村子。”
顿了顿韩泽又道:“其实他们中我一个都不认识,父亲或许还记得几个,曹叔在村中熟人多。”当年他还小,与这些人没有交集,但每次他过来,村民们都十分恭敬,即便是老兵的后代也是如此。韩家给了老兵安身之地,他们在感恩。
但韩泽却感到愧疚,保家卫国的伤残士兵不能得到妥善安置,甚至家人都嫌弃。一点善意就让他们感恩戴德,不该这样,却也只能这样。韩家能为他们做的也只有这些。
姚轻雪朗声道:“认不认识无所谓,他们感激你、感激韩将军这就够了。”村中房屋排列整齐,房子和院墙底部都加了石头和青砖,这样的房子要比土房茅屋耐住保暖。
去严州府的途中,姚轻雪看过不少村庄,但没有哪个村子像安定庄这般,全村房屋建得都很好。而且村民们看上去生活也不错,脸上有肉、面容轻松。整个国家乡村差都不多的情况下,只有安定庄生活安宁,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韩家确实给了他们很多帮助。
说话间两人来到宅子前,韩泽抬手敲门。李贵开门见是少主子,立马敞开大门,迎他们进院。“地都准备好了,按照您的吩咐留了一亩上等田。”前些日子韩父派人过来让他留一亩好田。
“麻烦贵叔了。”韩泽颔首,“有吃的吗?”刚刚在桃林玩了一通,两人肚子早就饿了。
“我这就叫人做去。”
韩泽点头:“简单些就好。”
“哎!”李贵应下匆匆离去。
韩泽带人来到住处,姚轻雪放下包袱走出房间,她看见院墙那有一处高台,她顺着梯子爬上去。庄子在山脚下,地势要高于农田,从这个位置看下面的景色非常壮观。从这里还能看见一条大河从平坦的农田中间穿过,隐约还能看见河面粼粼的水光。
“这些田都是你们家的?”姚轻雪回头问,韩泽也已顺着梯子上了高台。
“嗯。”韩家乃开过元勋,而且居功甚伟,所以就得到了这块京城外最好的一片田。其他田地就要离得远了一些。
“我的那一亩在哪里?”姚轻雪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她的地。
“急什么,等吃过饭再去。”“韩泽指了指山下,“看着近,走一个来回得两刻钟,吃过午膳再去不迟。”
大门响动,曹叔与村民聊完赶车回来了。他卸了车、拴好马,走到高台下。“少爷,村民听说您要种东西,都说要帮忙。”
“大公子,午饭做好了。”李贵和一个妇人端着两个托盘从灶房里走出来。看见曹叔,那妇人大着嗓门道:“曹老哥,你那份在灶房呢,快去吃吧。”
“好嘞!”曹叔笑着道。
两人走下高台,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端着一盆水走近,她把水放到外面的凳子上,腼腆地说:“洗洗手吧。”
韩泽颔首先去洗手。姚轻雪:“多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