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天赶路,晚上住宿,马车走的不慢,第四天下午到了巴县地界。去年巴县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今年倒是风调雨顺。此时正值秋收之际,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稻谷和豆子,一点看不出去年是怎样的光景。
  一辆拉稻谷的牛车走在马车一侧,杜七与赶车的老汉搭话:“老哥,今年收成不错啊,您这一车稻谷得有百十来斤吧。”
  老汉牵着牛,脸上露出笑容,“有的。”
  “听说你们这里去年受了旱灾?可是真的?”
  老汉脸上的笑容淡下去:“去年这个时候死了很多人。”
  “死了很多人?”杜七故作惊讶,“我听说朝廷赈灾及时,送了不少粮食和银子,按理说不该饿死人吧?”
  老汉瞟了杜七一眼,“哼,衙门只发了五斤米,我们村死了快一半,老弱病残去年都死光喽。”
  行至岔路,老汉赶着牛车往村子里走去。
  姚轻雪听得心里不好受,整个大卫最安全和谐的地方应该就是京城。她不知道京城之外百姓生活之艰。皇帝是个好皇帝,奈何下面的臣子是蛀虫。她几乎可以想象韩泽此行将面临什么样的难题。“不是个好差事啊。”
  韩泽苦笑:“大理寺能有什么好差事。”不是人命案,就是贪腐谋逆叛国等重案。他做的就是要人命的差事,但他杀的都是该杀之人,他不介意多一个严州知府。
  路上没怎么耽搁,第四天众人达到巴县县城。到了县衙,县令段文德看过文牒后,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陛下圣明,度年兄,你的仇终于可以报了。”
  “报什么仇?”韩泽面色一凛,伸手将段文德搀起来。“段大人先起来把事情说清楚。”
  头发半黑半白的段文德起身后,用袖子擦了擦两边眼角。“大人,坐吧,听卑职详细说来。”
  去年巴县受灾后,段文德几次请求知府赈灾,但却迟迟等不来支援。饿死了很多人后,知府才给巴县送来五万斤粮食和一千五百两银子,这对巴县来说实属杯水车薪,顶不了几天。
  入秋后终于降雨,百姓种菜自救,一点一点熬到年底。本县县丞乔度年亲自去府城找严州知府陈情,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韩泽面色凝重:“出了什么事?”
  段文德一拍大腿,“在府城度年兄意外得知朝廷赈灾,他派人偷偷送信回来,他要进京,告那知府阚永明。”
  说到这段文德眼泪横流,“我们等啊等,等来两个月连封信都没有收到,也不见乔度年回来。我写信托京城的朋友打听,朋友回信说乔度年根本就没去京城。后来我派人去找,才知道乔度年在刚离开府城不久便遭遇不测,人就那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尸骨都没有找到。”
  “大人!”段文德擦干眼泪,“乔度年一定是被阚永明杀人灭口。”
  韩泽:“你可有证据?”
  段文德摇头,“尸骨都没找到,哪来的证据。”
  韩泽:“没有证据也没有证人便不能证明乔度年是阚知府所杀。”
  “绝对是他。”段文德很激动:“卑职曾往京城发过公文,但都被知府扣下,阚永明还派人过来警告,若不是卑职朋友从广南回京城,路过巴县过来探望,我那封血书也送不到京城。大人,我说的句句属实,绝无半点欺瞒,大人您要为巴县百姓做主,为度年兄报仇啊。”
  韩泽:“段大人莫急,陛下派我来就是要查明此事,你所说若属实,本官必定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众人在县衙安顿下来,韩泽对姚轻雪道:“我要去下面走访,若觉得累你就在这里休息,让曹叔陪你。”不能光听段文德一片之词,得听听下面的百姓怎么说。
  “我和你们一起去。”姚轻雪放下包袱,把小匕首揣在怀里。她虽帮不上忙,但也不想成为累赘。
  十人分成了三组,分别去不同的地方。姚轻雪与韩泽和曹叔高飞去了远离县城的西塘村。村头一户人家门外坐一老者,目光望向田野。走近了他们才发现老人目光呆滞、眼珠昏黄,根本就什么都看不见。
  姚轻雪走过去:“老伯,我们路过此地,想跟您老讨碗水喝。”
  老人迟疑片刻,慢慢站起身往院子走,高飞上前搀扶老人。“老人家,您这房子真大,家里几口人啊,看您这岁数当是儿孙满堂了。”
  “哎!”老人的叹气声沉重,像是有千斤重量压在身上。“房子大有什么用?都死没了,儿孙满堂?哼,去年还是,今年家里没几个人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