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90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举个简单例子。
  芒果台喜欢抬高港台、南韩的明星,不只是说他们跪了,而是如此操作可以搭顺风车。
  在日耳蛮标准之下,混血港岛、逆子湾岛、敌阵第一堡垒的南韩,摇身一变,成为了这些人心里的达利特领班。
  这就是标准之争。
  在这套标准之下,中国一个省实际力量可以吊打韩国,但是在日耳蛮标准之下,韩国就是领先。
  芒果台抬高韩国,一番拉踩,彰显自己和国内各省电视台的不同。
  这种行为可以为它们带来利益。
  当然,客观上也抬高了韩国的身家,强化了日耳蛮叙事。
  国际电影节也是如此。
  一些人通过抬高国际电影节,限定名词国际a类大奖之类的荣誉,彰显逼格。
  而对于欧洲三大,也和韩国一样。
  不管是以前、现在、以后,欧洲三大从来没有放弃从中国捞好处。
  既要意识形态,又要从中国市场赚钱,还要鄙视、贬低。
  文化上的高低上下,完全是唯心的。
  只要信了,再迭加西方叙事本身的优势,文化、金融、舆论上的影响力。
  假的也能变成真的,证伪非常困难。
  如此困难的事,在13年春节,内外交汇达成了。
  《大圣归来》证明了中国文化行,宁浩打脸柏林电影节打破了西方叙事的神圣性。
  柏林电影节!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
  多少人眼里艺术的殿堂,也是标准的象征,沦为了厕所尿壶。
  宁浩是故意还是不小心已经不重要。
  能做到这一步,说明外部利益根本无法约束国内演艺人员。
  一些群体因为《大圣归来》的恐怖影响力,不敢冒头,然而这一次是真坐不住了,不得不跳出来。
  这是大道之争!
  虽然只是电影文艺层面,但也是大道之争。
  所以。
  沈三通忙的不可开胶的时候,国内舆论还在持续发酵。
  社交媒体上,“宁浩拒奖”热度居高不下。
  某些群体给支持宁浩行为的网友,打上“民族主义者”标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