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80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三通算是明白了《好莱坞报道》记者为何有一种愚蠢的自信,是美国整体傲慢。
  不了解电影发行可能就被唬住了,发行对于一部电影不是一般的重要,尤其是美国这种操作媒体很成熟的国家,又有普遍歧视,协议不细碎,随手就被埋了。
  中方代表道:“我们很遗憾,我们期待开放,是美方不匹配我方合理要求,当然我们的大门依然敞开,34部只是基础,去年我们引进了40部,今年也可以引进,甚至更多,期待美方和我们相向而行。”
  沈三通感觉不爽,力度太轻了,得到允许后,沈三通遗憾道:“感谢美方给我上了宝贵一课,我突然理解为什么《功夫熊猫》必须长着绿眼珠子了。”
  “你们反复强调‘市场决定论’,可当我们的票房数据证明连唐人街影院都填不满时,你们某些人却表现得像在保卫诺克斯堡金库。或许下次我们应该带计算器参会?”
  “特别感动贵方的良苦用心,用三十年前限制日本动画的预案来保护今天的美国观众,这种文化领域的《爱国者法案》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自信!”
  美方代表脸火辣辣的,瞬间集体红温。
  阴阳怪气沈三通还是可以的!
  电影也只是双方谈判的小插曲。
  谈判结束,一块大合影,沈三通混了比较好的位置。
  领队笑着说:“我知道你,冠军侯,年轻人就是要有斗争意识,怎么拍出这么多好电影?”
  沈三通谦虚道:“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传统的、现代的文化,自信的展现出来。”
  领队很欣慰:“对,文化上要自信。年轻一代尤其如此,去奋斗,去拼搏。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
  第71章 沈资本
  《文化叛逆者!》
  《威权制度下的导演!》
  《虚假的自信》
  《华语电影也许可能成功,但成功不太可能。》
  ……
  电影协议谈判告一段落,美国没有拿到自己最想要的条件。
  急了。
  把沈三通当做谈判失败的罪魁祸首,前两天已经逐渐淡出视野的有关他的专访,被大量谈及。
  “好莱坞用百年时间建立了一套让全世界观众共情的叙事体系,而沈三通这位文化叛逆者的电影,仍困在狭隘的本土视角中,试图用政治正确替代艺术表达。”
  “沈三通不适应真正的自由,我们好莱坞从不干涉导演的创作灵魂,但某些国家连电影结局都要审查,沈三通反过来指责我们‘文化霸权’?这简直是奥威尔式的讽刺。”
  “如果中国真的自信,为何不敢全面开放市场?我们的电影能征服全球,而他们的‘本土杰作’连北美艺术院线都进不去。”
  “沈三通沉迷于‘受害者叙事’,他的言论更像政治宣言,而非电影人的专业探讨——毕竟,只有偏执狂才会拒绝好莱坞的合作橄榄枝。”
  “我们尊重所有努力,但用东方巫术的特效挑战工业光魔?这就像用手指对抗超级计算机。”
  “好莱坞的电影大量启用亚裔主演,而某些人却连虚构故事都要上纲上线——到底是谁在制造文化隔阂?”
  好莱坞娱乐相关的纸媒、电视台频道、播客等,涌现出大量讨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