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4)
高琼枝冷嗤一声:“李贞泽,我呢,我以后死了埋哪?”
李贞泽语气没什么情绪:“随你,你还年轻,改嫁也随你。”
“王八蛋!李贞泽,你真不是个东西!赶紧咽气吧!”高琼枝一把拽住自己女儿的胳膊,气冲冲走了。
李青辞敛目,沉默站着。
李贞泽突然轻笑一声:“我要死了,你开心吗?”
李青辞淡淡道:“不开心,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在自己眼前,谁都不会开心,何况你还是我爹。”
顿了顿,李青辞又道:“我娘应该会开心。”
李贞泽默然,片刻后,他缓缓道:“她啊,若是人死后十八年投胎,她如今也两岁了。”
李青辞看着他,心绪复杂,问了一句:“你对我娘有过愧疚吗?”
“没有。”
李贞泽答得毫不迟疑:“当初,我虽然是故意引诱她,借她上位,可我从未苛待过她,不曾疾言厉色,不曾纳妾娶小,在我任职户部员外郎后,我曾向圣上请旨,为她讨封诰命,可惜她没等到旨意下来就死了。”
李青辞没有接话。
李贞泽自顾自说着。
“我还想将她爹调到近京的遂宁府,可惜当时我位低言轻,等我有能力的时候,她爹早就不在了。”
“后来,我任户部郎中一职,花费颇多心思给她外家弄到了盐引。”
“我是利用了她,可我也打算还恩,是她自己命薄,死得太早,没等到后来享福,这不是我的错。”
对于李贞泽这番辩白,李青辞不予评价,将死之人,说什么都是枉然。
他只问了一句:“我娘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回来?她察觉自己活不长了,便给你寄信,可是等了一个月,等到死都没等到你,在她死后两个月你才回来。”
李贞泽脸上浮现迷茫,似乎是在努力回想。
半晌,他低喃道:“那时刚开年不久,户部要稽核、清点上年的开支,又要批复今年的预算,我当时为了功绩,选择去地方府县巡查。”
“每天没日没夜、马不停蹄,两个月跑了三府十九个县,玉香寄的信在巡抚衙门,我并未收到,等我回到巡抚衙门交职,刚好收到你祖母报丧的信。”
李青辞听完,心里涌出一股无力,他抬手掩面:“我娘不知道,她以为是自己又哪里做错了惹你不喜,让你厌恶到死前都不想见她最后一面,她那时候总在哭、总在哭,隔一会儿就要我去门口等你。”
他三岁就已经知事,他能察觉到母亲和那些官员家眷交际时所受到的鄙夷。
那些人都觉得母亲配不上父亲,觉得母亲容貌、才情中下,又是小门小户出身,外家还是商贾。
父亲对母亲总是冷淡寡言,母亲常常因为他的一言半语,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许久,屋内再未响起声音。
正当李青辞想离开时,他爹又开口了。
“这是你娘自己的问题,她总是多思多虑,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浑身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拘谨又局促,一天到晚惴惴不安,她……”
语气停顿一瞬,转而又道:“本来你还有个同胞妹妹的,那时你两岁多,你娘思虑过重,身形消瘦,五个月的时候没保住孩子,事后经常以泪洗面,这才伤了身子。”
李青辞闻言一怔,他不知道,没人跟他提过。 ↑返回顶部↑
李贞泽语气没什么情绪:“随你,你还年轻,改嫁也随你。”
“王八蛋!李贞泽,你真不是个东西!赶紧咽气吧!”高琼枝一把拽住自己女儿的胳膊,气冲冲走了。
李青辞敛目,沉默站着。
李贞泽突然轻笑一声:“我要死了,你开心吗?”
李青辞淡淡道:“不开心,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在自己眼前,谁都不会开心,何况你还是我爹。”
顿了顿,李青辞又道:“我娘应该会开心。”
李贞泽默然,片刻后,他缓缓道:“她啊,若是人死后十八年投胎,她如今也两岁了。”
李青辞看着他,心绪复杂,问了一句:“你对我娘有过愧疚吗?”
“没有。”
李贞泽答得毫不迟疑:“当初,我虽然是故意引诱她,借她上位,可我从未苛待过她,不曾疾言厉色,不曾纳妾娶小,在我任职户部员外郎后,我曾向圣上请旨,为她讨封诰命,可惜她没等到旨意下来就死了。”
李青辞没有接话。
李贞泽自顾自说着。
“我还想将她爹调到近京的遂宁府,可惜当时我位低言轻,等我有能力的时候,她爹早就不在了。”
“后来,我任户部郎中一职,花费颇多心思给她外家弄到了盐引。”
“我是利用了她,可我也打算还恩,是她自己命薄,死得太早,没等到后来享福,这不是我的错。”
对于李贞泽这番辩白,李青辞不予评价,将死之人,说什么都是枉然。
他只问了一句:“我娘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回来?她察觉自己活不长了,便给你寄信,可是等了一个月,等到死都没等到你,在她死后两个月你才回来。”
李贞泽脸上浮现迷茫,似乎是在努力回想。
半晌,他低喃道:“那时刚开年不久,户部要稽核、清点上年的开支,又要批复今年的预算,我当时为了功绩,选择去地方府县巡查。”
“每天没日没夜、马不停蹄,两个月跑了三府十九个县,玉香寄的信在巡抚衙门,我并未收到,等我回到巡抚衙门交职,刚好收到你祖母报丧的信。”
李青辞听完,心里涌出一股无力,他抬手掩面:“我娘不知道,她以为是自己又哪里做错了惹你不喜,让你厌恶到死前都不想见她最后一面,她那时候总在哭、总在哭,隔一会儿就要我去门口等你。”
他三岁就已经知事,他能察觉到母亲和那些官员家眷交际时所受到的鄙夷。
那些人都觉得母亲配不上父亲,觉得母亲容貌、才情中下,又是小门小户出身,外家还是商贾。
父亲对母亲总是冷淡寡言,母亲常常因为他的一言半语,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许久,屋内再未响起声音。
正当李青辞想离开时,他爹又开口了。
“这是你娘自己的问题,她总是多思多虑,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浑身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拘谨又局促,一天到晚惴惴不安,她……”
语气停顿一瞬,转而又道:“本来你还有个同胞妹妹的,那时你两岁多,你娘思虑过重,身形消瘦,五个月的时候没保住孩子,事后经常以泪洗面,这才伤了身子。”
李青辞闻言一怔,他不知道,没人跟他提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