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围坐在桌旁,桌上摆满了吃食,除了兔肉,清蒸鱼、还有一道炒菠菜,屋外寒风呼呼地刮着,屋内却是热闹闹的。
  转瞬,日子就到了腊月二十九,晨光微微亮,村庄被皑皑白雪覆盖着,烟囱里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家家户户都忙着扫雪除尘。
  贺父拿着扫帚,清扫着门前积雪,那雪扫在一处,跟堆起的小山一样,贺渊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将糊好的春联贴在门上。
  于清则和贺母在灶间忙活,锅里热着玉米馒头,菜墩上,切好的白菜、萝卜摆得满当当,早食只做了一道白菜炖萝卜、几碗热粥,搭配香甜的馒头,吃得饱腹又舒坦。
  吃完早饭后,今儿虽说还是冷,但到底太阳露出一角,贺父和贺母坐在堂屋里,唠叨着晌午去老屋要做几个菜食。
  贺渊则提着竹编篮子,跟在于清身后,二人打算去马仓家,买些干货,他们家手头都有忙活的事儿。
  不像村里别的人家,整年都有时间上山,寻摸松子、木耳、香菇之类的山货,精明些的,还拿到镇上去卖,换些银钱补贴家用。
  可贺家平日各忙各的营生,没那闲工夫进山搜罗,贺父说了大年初二杀只鸡,给于清补补身子,炖鸡汤怎少得了香菇,红枣,枸杞等。
  马仓家不远,没走几步路就到了,年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敞开着,就连马仓家也不例外。
  两人走到的时候,吴默正端着大碗坐在门边吸溜着面条。
  在他身后的孩童裹在厚实的袄子里,像一只圆滚滚的小老虎。小孩学着大人的模样,捧着碗,嘴里塞得满满的,腮帮一鼓一鼓,吃得满脸油渍光。
  正瞧着,马仓端着一大碗面从灶屋走出来,见到来人,先是一愣,随后才招呼道:“渊小子啊,这一大早过来干啥哩?”
  吴默停下吃面的动作,随意擦了擦嘴,说道:“瞧你说的,咱们两家是邻里,来串串门还不好啊?”
  他又连忙站起身,端了根长凳,朝两人说道:“来,你俩快进来坐。”
  贺渊笑着牵起于清走到长凳边坐下,那孩子似乎没咋见过陌生人,眼里满是好奇,嘴里还不忘咀嚼着面条。
  贺渊笑道:“家里事儿多,没时间寻摸山货,听村里人说,马哥家有的卖,这不,就想过来瞅瞅。”
  马仓放下大碗,道:“是捡了不少,你先等着,我去拿出来。”
  言罢,马仓径直走向放杂物的房间,没一会儿,便拎了两装满干货的箩筐出来,他将箩筐放在地上,拍了拍手上的尘灰:“渊小子,你挑挑看吧。”
  贺渊蹲下身,解开布袋子,捻起一把菌子问道:“清哥,你瞅瞅咋样?”
  于清懒散地看了看:“瞧这菌子确实不错,不知价钱几许啊。”
  吴默喝完了面汤,道:“23文一斤,干菌子我们卖去镇上也值这价儿。”
  于清心想也没乱喊价,于是说道“成,那红枣枸杞啥价儿呀?”
  “红枣31文,枸杞18文,都是深山里的好货,没人敢去,树上结一茬又一茬的。”
  于清点点头:“阿渊,你再捡点红枣,枸杞,家里还有木耳就不买了。”
  不多时贺渊捡好了干货,马仓在一旁称秤,上了称后,就将东西倒在贺渊提着的竹篮中。
  一斤红枣,一斤半的菌子,半斤枸杞,贺渊总共给了63文。
  到底两家挨得近,两人没着急走,坐在屋里与人寒暄起来。
  于清面上笑盈盈,唠家常般问道:“吴夫郎,你家小娃几岁?看着可真机灵哩。”
  吴默一听,大大咧咧地回道:“八岁了,皮实得很,胆儿大,每回当家的上山都想跟着,我倒宁愿上山打猎,也不想在家带娃儿。”
  于清夸道:“吴夫郎可真有本事,听闻你打猎也是一把好手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