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第 226 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234
  中度和轻度病人的状况又好得多, 他们全都?意识清晰没有生命危险,到?了临时医院,因为各项条件都?好了起?来, 重症病人也全部被单独隔离, 雪后的阳光从?窗户撒进白色的大堂,看?着进进出出的白大褂和身旁虽然虚弱但带着笑容的同伴, 好像有一?种叫希望的东西?重新在他们心底迸发出来。
  叶一?柏红着眼睛坐在刚刚被整理出来的会议室里, 会议室不?大,摆了一?张简陋的百姓家里才会用的餐桌和零星几把椅子,几个熬了一?夜的白大褂做完了消毒工作, 重新换了一?身衣服,红着眼睛聚在这里。
  “现有的病人都?已经隔离完毕,早上洋村那边也派了医务人员过去?排查了,东县和杭城其他地区都?在进行排查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东县排查出来的病人都?会送到?我们这边, 市区华宁的新院区也设立了隔离医院,会收拢市区附近的鼠疫病人。
  轻症和中度症状的病人在医疗介入后有明显好转的现象,特别?是轻症病人, 治愈希望非常高,但是这次鼠疫来势汹汹, 一?旦发作大半都?是重症……”许元和算是明白了沈周两位医生当时的感受, 那种无力?感几乎让人窒息。
  “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诸位叫到?这里的原因。”叶一?柏眼底满是血丝, 看?向他的同伴们,“穿上这一?身白大褂, 总要替他们挣出一?条生路来。”
  看?着那些重症呼吸衰竭的病人,叶一?柏能冷静地和小医生们说:“放弃吧,要懂得取舍。”这是他的专业和理智决定的, 但是他的情感和信念不?允许自己一?直这么无能为力?下去?。
  “后面排查的工作都?会移交给警事局和资历较轻的医生,我们接下来会回归到?我们的本职工作治病救人。我来不?及整理资料,只能用口述表达我的想法?。”
  叶一?柏从?临时隔离点回忠华村的路上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裴泽弼已经给香江发了电报,让他们有多少拿多少把已经有的磺胺送往杭城,但这最快也要一?周,而且从?发回的电报看?,香江现在能送过来的磺胺极其有限,根本不?足以供给这些病人。
  “其一?,血清疗法?,早在1891年的时候德国医学家埃米尔就用已经痊愈的白喉病人的血清治疗过白喉重症病人并获得成功,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时候,血清疗法?也被证实有效,所以此?法?我等?也可尝试借鉴。”
  叶一?柏的话一?落,这个狭小的会议室里就爆发了热烈的讨论声,一?个个红眼睛几乎把憔悴写在脸上的白大褂们立刻跳了起?来,特别?是沈周两位医生,叶一?柏许元和和这些病人相处不?过两日,而沈周两位医生在临时隔离点呆了整整半月。
  呼吸衰竭而死的病人因为临到?最后一?刻还在努力?呼吸,所以走?的时候一?般都?会维持嘴巴大开双目圆睁的模样?,一?个又一?个,被白布包裹而送走?,沈周两位医生从?痛惜到?麻木再到?逃避,每次午夜梦回,那种无力?感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噩梦。
  但是他们没办法?啊,没有药,没法?治,他们连尝试的路径都?没有,然而此?时此?刻,有人为他们指出了一?条路。
  “血清疗法?,我好像听说过这个,是把已经治愈患者的血浆输给病人是不?是?这真的有用?”沈子安有些激动地道。
  “叶医生,您给仔细说说,这原理是什么?效果有多少?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在座的医生虽然因为条件受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收国际上最前沿最先进的医学知识,但是他们出于职业嗅觉,立刻问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
  叶一?柏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经历过鼠疫,并且治愈的病人体内会产生对鼠疫细菌的抗体,而血清疗法?就是将这些治愈病人的抗体人为输入到?重症病人的体内,让他们产生细菌抗体,从?而自我康复,它的效果因人而异,但如果有足量合格血浆供应的话,治愈的希望还是不?小的。”
  所有人都?听出来了,叶一?柏话中的关键就是“足量和合格”。
  “一?个病人需要多少血浆,怎样?的血浆效果最好?”
  “一?个重症病人需要七到?十个治愈病人提供血浆,健康的,没有其他血液传染病的,治愈后60-80天的病人,效果最佳。”
  叶一?柏的回答让在场的白大褂们倒吸一?口凉气,一?个重症需要七到?十个治愈病人提供血浆,而且在确保健康的同时,还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要求,如此?严苛的条件,难怪这种治疗方式不?能广泛被推广开来。
  “杭城爆发鼠疫不?过是这一?月的事情,哪里去?找已经治愈了60-80天的病人。”许元和丧气道。
  “不?,有!一?定有!虽然说爆发是这一?个月来的事情,但是在十月份我就接触过疑似病人,一?定有,只是我们不?知道,一?定有的!”他站起?来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鹏村和洋村,最先爆发的地方,我们可以去?问,还有这么大的杭城!一?定找得到?!”
  经历过那噩梦般的半个月,沈周两位医生不?想再重复在黑暗中徘徊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日子,既然有人给他们指出了道路,那么就走?下去?,努力?走?下去?,拼尽一?切走?下去?!
  “对!如果我们都?放弃希望了,那躺在楼上的他们怎么办。”一?个年纪略大的医生说道:“我们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既然是希望,就得担起?希望的责任来。我可是带着学生来的,总要给这些小家伙做点榜样?吧。”
  几个有幸参加会议的年轻医生早就激动地满脸通红,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穿上白大褂不?久的他们听闻能够有机会治愈鼠疫重症患者,都?忘却了此?时的艰苦条件和鼠疫带来的感染风险,变得兴奋而热切起?来。
  叶一?柏紧绷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神?经在这一?个似乎稍稍松缓了些,即使前路再艰难,他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
  “其二,磺胺。这是一?种能够抗感染的药物,我曾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过有关于它的制备方式,但是它的原材料难寻,大都?被欧洲当做红色染料的原料来使用。”
  叶一?柏觉得既然血清疗法?都?提上议程了,想来再来个没有经过药物实验的磺胺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了,不?过显然,这个时代医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远远超过了叶一?柏的想象。
  在九十年后,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医生的所有治疗都?有规章和制度的保护,这一?方面保护了医生,但同时也限制住了他们尝试的勇气。
  就好比叶一?柏,他迟迟不?把磺胺这个东西?拿到?台面上来讲,并不?是他敝扫自珍,而是他潜意识里认为没有经过周密药物实验的药物是不?能够应用在临床上的,其他医生和规则也不?允许其这么草率地被应用在临床上,而这时候的医生显然没有这么复杂的脑回路,他们觉得既然能治病,那自然是要用,哪来的那么多顾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