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224节(1 / 4)
在李夔这样心细如发的人眼中,事情处处都透着不合理。
首先辽军与自己一方的接触与脱离,进行得过于迅速,导致陷阱阵的战果过小。
其次是从歇驴谷追到勒德山,沿途竟然不见有任何辽人援军接应。
还有,也没有见到任何安营扎寨的痕迹。
没有援军,说明其是孤军;没有扎寨,就说明没有带辎重。
谁给张家奴这么大的胆?
似乎他早就料定自己带领的辽军,后续的所有行动?
这不就成了刻意为之?
李夔绝不相信张家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谓事有反常即为妖,这乌龟探头般的行动,其意图实在可疑,刻意为之的概率更大。
其实李夔已经定好了此次进攻的策略,那就是草原民族最擅长的围点打援。
这一点与耶律延禧的预判倒是一样。
但是两个犄角里边选择哪一个来进攻,李夔倒是无所谓,兵家见机行事,乃是日常。
因为张家奴这番表现反让李夔对进军兔耳山产生了疑虑,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南下围困萧谢佛留镇守的永安山。
不但围而不打,还放任萧谢佛留的信使逃出包围,去宁州求救。
耶律延禧收到军报之后,既惋惜又高兴。
惋惜的是李夔太过于狡猾,没有落入他事先安排的陷阱;
高兴的是李夔的举动,也没有带给自己太大的麻烦。
因为李夔到底是出击了,仍然是顿兵于一个山头之下,企图先破掉辽军犄角之势。
这一点还是符合自己预判的。
现在需要简单调整一下部署,锤子还是自己,不过耶律张家奴与萧谢佛留的任务得来一个交换。
铁砧交由萧谢佛留来承担,而换成耶律张家奴抄劫鞑靼人后路。
一场大战的脚步,在双方的“默契”配合下,渐渐接近了。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驼沟
而李夔方面也在调整攻略,本来计划的偷袭战,因为耶律延禧的谨慎和吉达的僵化,愣是变成了一场僵持,待到吉达、蒙根图拉克、玛古苏三路大军相继来到永安山后,双方军势已经堆厚成决战的态势。
每日夜里,萧谢佛留看着岭下星星点点的篝火,都不由得心惊胆战。
兵家择机顺势,乃是常态,李夔研判过双方优劣之后,发现这样对己方更加有利。
双方实力相当,但是自己进可攻退可守,退无大忧,一旦得进就是大利。
而辽人则好进不好退,进无大利,而一旦不得不退,那就惨了。
耶律延禧到底年轻,有些冒失。
既然你都敢赌,那老子就陪你赌! ↑返回顶部↑
首先辽军与自己一方的接触与脱离,进行得过于迅速,导致陷阱阵的战果过小。
其次是从歇驴谷追到勒德山,沿途竟然不见有任何辽人援军接应。
还有,也没有见到任何安营扎寨的痕迹。
没有援军,说明其是孤军;没有扎寨,就说明没有带辎重。
谁给张家奴这么大的胆?
似乎他早就料定自己带领的辽军,后续的所有行动?
这不就成了刻意为之?
李夔绝不相信张家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谓事有反常即为妖,这乌龟探头般的行动,其意图实在可疑,刻意为之的概率更大。
其实李夔已经定好了此次进攻的策略,那就是草原民族最擅长的围点打援。
这一点与耶律延禧的预判倒是一样。
但是两个犄角里边选择哪一个来进攻,李夔倒是无所谓,兵家见机行事,乃是日常。
因为张家奴这番表现反让李夔对进军兔耳山产生了疑虑,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南下围困萧谢佛留镇守的永安山。
不但围而不打,还放任萧谢佛留的信使逃出包围,去宁州求救。
耶律延禧收到军报之后,既惋惜又高兴。
惋惜的是李夔太过于狡猾,没有落入他事先安排的陷阱;
高兴的是李夔的举动,也没有带给自己太大的麻烦。
因为李夔到底是出击了,仍然是顿兵于一个山头之下,企图先破掉辽军犄角之势。
这一点还是符合自己预判的。
现在需要简单调整一下部署,锤子还是自己,不过耶律张家奴与萧谢佛留的任务得来一个交换。
铁砧交由萧谢佛留来承担,而换成耶律张家奴抄劫鞑靼人后路。
一场大战的脚步,在双方的“默契”配合下,渐渐接近了。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驼沟
而李夔方面也在调整攻略,本来计划的偷袭战,因为耶律延禧的谨慎和吉达的僵化,愣是变成了一场僵持,待到吉达、蒙根图拉克、玛古苏三路大军相继来到永安山后,双方军势已经堆厚成决战的态势。
每日夜里,萧谢佛留看着岭下星星点点的篝火,都不由得心惊胆战。
兵家择机顺势,乃是常态,李夔研判过双方优劣之后,发现这样对己方更加有利。
双方实力相当,但是自己进可攻退可守,退无大忧,一旦得进就是大利。
而辽人则好进不好退,进无大利,而一旦不得不退,那就惨了。
耶律延禧到底年轻,有些冒失。
既然你都敢赌,那老子就陪你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