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明智之举(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护府内部的程序是那么回事,甚至都不需要得到中枢那边的同意,不过到目前为止有范例的安西都护府那边,李匡没得到中枢回应之前仅是征召当地汉人骁果,是得到中枢的回复才对西域土著进行征召。
  “征召汉人以及倭人。”骞建同已经开始在书写文书,挥笔速度极快:“天竺这边的汉人在册八万,倭人在册七万。便征召三万汉人,倭人全数征召。”
  陈家巨反对道:“倭人为各地秩。啬夫和游徼的角色,全数征召地方便会瘫痪。”
  “倭人在乡督练阿三即可。”骞建同现在满心思就是冉闵千万不要搞什么幺蛾子的心思,哪怕是会让天竺都护府出现一些什么状况,基本上也是顾不得了:“再联系安南都护府……”
  陈家巨差不多意识到出什么事了。
  先是问天竺幕府,后面提议征兵,再搞出联系另外一个都护府,后面是不是还要请示中枢?
  骞建同果然是说出要联络中枢的事情。
  “骠骑将军那边……”陈家巨不得不重视起来,慎重地说:“若是事急,都护府有权调回那一支常备军。”
  根据程序,原本属于天竺都护府却是被调动到天竺幕府的那一支常备军,需要天竺幕府进入到对外战事才算是从建制上与天竺都护府进行分割,没有爆发战事之前天竺幕府只是有调动权,而没有指挥权。
  将那一支常备军调回天竺都护府?骞建同大为意动,可是很快又按捺下去。
  远征舰队的长史袁乔只是提出忧虑,没有提供任何的证据表明天竺幕府那边真的会出事。天竺都护府进行一些提防算是程序之内,但是将划分出去的常备军重新调回来,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几乎是用行动表明在镇压可能出现的反叛行为。
  “征调二十万阿三。”骞建同一再犹豫,继续往下说:“然后做好第二梯次的征调准备。”
  这些行动都需要经过军司马的同意,关于天竺幕府可能会出什么事,是被限定在三人范围之内,没有对外传播。
  远在纳尔默达河边上练兵的冉闵,他得知天竺都护府那边对汉人、倭人和阿三进行动员,很快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事情便是这般。”冉闵将自己的猜测说了一下,苦笑道:“无论如何,某已经不再适合担任幕府之主了。”
  张石和伏寿等人先是一阵面面相觑,没人能够笑得出来,甚至有人用狐疑的眼神观察不断苦笑的冉闵。
  “古守义。”冉闵看向一名中年人:“你为军中司马。在圣上没有新的决断之前,你为天竺幕府代理之主人选。”
  古守义站起来行礼,却是没有开口说什么。他在不断回忆着,一阵思索下来并没有找到冉闵有什么异动的线索。
  大多数人都是一副思考的表情,他们之中并没有人站出来力挺冉闵。
  “今日某便启程。”冉闵站起来,冷着脸说:“先往华氏城接受监督,尔后便回长安。”
  还是没人说什么,他们甚至庆幸冉闵拥有理智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跟着冉闵造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谁的脑子都没毛病,哪怕真的要造反,基本盘也不能是依靠阿三。
  冉闵只是带着一众家臣以及二十名护卫便出发了。
  他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抵达华氏城郊外,在路上行踪就被天竺都护府所知晓,一路上也看到了天竺都护府对辖区内的动员。
  “倭人挺好用的。”蒋干指着路旁一个正在对阿三大吼的倭人,再指了指那些畏畏缩缩的阿三:“这些倭人最短也是随大军征战了六年,对大汉军旅非常熟悉。”
  “若不是陛下要需要这些倭人,他们哪能活到现在。”冉闵对任何非汉人都没有什么好的感官,历来也没有掩饰过这一观点:“倭人立功便能获得归化籍,他们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汉人,自然无比服从和干事卖力。”
  到城门外十里左右,他们遇上了亲自过来的骞建同。
  天竺幕府的文书是比冉闵等人早一天被送到华氏城,骞建同等天竺都护府的高层对于冉闵放下幕府指挥权过来,是一种极度松了口气的态度。
  “桓元子是职责所在,某无话可说。”冉闵没有下马,回礼之后,脸上是极度郁闷的表情:“某行事不全,亦是咎由自取。今日来到此处,骞都护不必招待,派人随某往克塔克而去。想必都护府亦是备妥船只,等待某到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