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叫英雄?(1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乾清宫。
  姜芷羽正托着香腮半伏在书案上休息,一旁是摞得整整齐齐的奏折。
  一个多月来,她化身成为了无情的批阅机器。
  也幸亏之前赵昊给她补旳知识比较多,不然还真有些应付不过来。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荒国的国情也比较简单,只要遵循两条规则,就肯定不会出大问题。
  一,荒国最大的困境就是穷,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可劲儿支持。
  二,荒国最强的点就是百姓向心力强,凡是利民的事情,可劲儿去做。
  这两点也有不少重合的地方,总之就是尽量让所有人都有工作做,财政缺口由朝廷补上,只要百姓富起来,他们交税就多,国家也能富起来。
  一开始,姜芷羽做得很顺手。
  但慢慢的,荒国底子薄弱的问题开始慢慢显露出来了。
  缺钱!
  是真的缺钱!
  甲申七子带来了农肥、冶炼、织机等等一系列能够提高生产力的财富,但每一样东西想要实施都需要钱。
  场地需要钱,选址建造都是巨款,不可能一两个基地就能满足全国的需要。
  人力需要钱,这些东西都需要人来生产出来。
  培养人才也需要钱,总不能靠甲申七子满国跑,四处指点专业意见吧?
  钱!
  给!
  一定要给!
  一开始,户部还能支撑。
  但慢慢的,户部也开始捉襟见肘。
  姜芷羽没办法,只能调用天香阁、心悦茶楼、瑶池的金库,就连羲和天的也调用了一部分。
  但很快,这一部分钱也快用完了。
  诚然,赵昊靠这些产业捞了很多钱,但这个“多”也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个人当然多,对于国家也不算少,但想要搞定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底子最厚的羲和天还有不少钱,但若是再大规模调用,必定会在齐国那边露出猫腻,若是把羲和天暴露,很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布局。
  荒国的盛世必会到来。
  若按常理来说,并不用急于一时。
  但赵昊很早之前就给他传过音,说三年之期一到,只要魏国一动手,天下必乱,整个六国疆域,都会变成一个绞肉场。
  留给荒国的时间并不多。
  必须在三年之期到达之前,就具备充足的战略资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