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四章 侯爷与告密人女主并非毫无手段
  曾淑有些沮丧地从老夫人的院子里出来。
  其实这样的场景,她来之前多少有些料到了,因为她并不是老夫人心目中的儿媳妇人选,钱家的女儿老夫人的那些侄女们才是。
  可惜老夫人自己压不住傅永宁,又没办法强迫他娶自己的侄女,更何况后来因为某些缘故,傅永宁又从她的手里抢了管家权。
  人和权利都没有了,老夫人从侯府说一不二的当家主母变成后院里靠儿子儿媳妇过活的泥菩萨,对她是恨得直咬牙。所以自从她嫁进来之后老夫人就屡屡找茬,不想让她过得安生。
  虽然曾淑自己也挺冤枉的,她其实并不想掺和进傅家和钱家的争斗里面去。但自幼在祖母和母亲之间长大的她深刻地明白,一个府里,只能有一位当家主母,不然定会内院不稳、家宅不宁。
  而她和老夫人谁来做这个当家主母,自然不必多问。
  ……
  回到了自个儿的院子,曾淑顾不得坐下歇会儿,就让晴雁去请郭嬷嬷来。郭嬷嬷是侯府一个比较特殊的人,她是傅家的远房亲戚,同时也是傅永宁的奶娘,傅永宁是她一手带大的,前年才回乡养老。
  因为曾淑并不熟悉侯府,所以傅永宁特地去请了她回来协助曾淑管家。
  这是一个有些严肃的老妇人,发丝有些灰白,被几支簪子牢牢地固定在脑后,见到曾淑后她微蹲着身子行了个礼。
  曾淑亲手扶起,并给她端了杯茶,有些苦恼地说了前因后果,问道:“嬷嬷,老夫人说的这鲜果子的事,我也就是在侯爷面前提了一句。说我在家里时,每年这个时候祖母的庄子就会送鲜果子来,味道很好。”
  “于是侯爷就让人去庄子上问可有鲜果子,如果有就摘些送来。但说这话的时候屋子里就我们两人,还有晴雁她们中的两个,但具体是谁我没什么印象了,除此之外并没有旁人。”
  曾淑的确是对那天恰好出现在屋子里的两个丫鬟没什么印象了,像她这样的身份除非特意去记,不然并不会去留意哪个丫鬟进了屋子。而侯府规矩大,丫鬟们的衣着打扮都是相似的,除非突然有个人穿得大红大紫,不然她并不会记在心里。
  “您对府里熟悉,帮我想想是谁告到了老夫人跟前?”
  郭嬷嬷听得眉头紧锁,“告到了老夫人跟前,夫人,您跟前的这几个丫鬟,都是侯府里几辈子的家生子,关系复杂得很。”
  “就拿晴雁来说,她的爷爷是侯爷信重的大管事,家里的人也不止一个在主子身边伺候,她的二婶就是老夫人院子里的。”
  “还有晴屏,家里人是老太君的陪房,老太君嫁到侯府几十年,她的陪房和侯府的下人们也都是熟的,相互连着亲。更别说晴妙了,她是老夫人给侯爷的。”
  “也就晴娟这丫头没有家人在府里,但她是自幼卖身,在侯府生活了十多年,还认了大厨房一个做点心的作干娘,这些年下来认识的人也不少 。”
  说完了这里头的关系,郭嬷嬷总结道:“所以她们四个人里边,谁和老夫人那边告了密,或者是在屋子里说漏了嘴被有心人听了去,这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好。”
  “不过不要紧,”郭嬷嬷安慰道:“老身刚回来的时候,侯爷就跟我说要紧着些门户,所以那个时候老身就定下了个规矩,院子里的人没有活计不许出门。如今啊只需要查一查您和侯爷说话那会儿到您回来之前有谁出去过,再一个个查证,这便一清二楚了。”
  的确,即使她们四个没有谁出去过,但只要找到出去了的那人,再查一查她的亲疏关系,那是谁告的密就能知道了。
  曾淑松了口气,道:“那就拜托嬷嬷了,这样小的一件事都能传到老夫人的耳边,我夜里都睡不安稳了。”
  “夫人您就放心吧。”
  郭嬷嬷站了起来,神色严肃并有几分胸有成竹,“侯爷亲自下了令,不让府里的人乱嚼舌根,老身定把这搅事精找出来!”
  ……
  “夫人,侯爷回来了!”侍书喜滋滋地走了进来,对在案桌前抄写《女则》的曾淑道。
  “侯爷回来了?”
  曾淑把毛笔放好,“现在是什么时辰?”
  侍书抬头望了眼沙漏,答道:“酉时三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