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阿宝 第22节(2 / 4)
第二个选择,便是顺长江而下,就食江南,吴越自古繁华,受灾也比别的州县轻些,只不过路途遥远,恐不能抵达,便会饿死在途中。
阿宝和哥哥李雄一起生活,李雄选择了去扬州。
他们带上家中仅剩的粮食和锅碗瓢盆,一路东去,途中被强盗抢劫了几次,身上财物一无所剩,不得不沿路乞讨维生。
阿宝连自己最钟爱的琵琶都卖了,然而行至洞庭附近,恰值数九寒冬,滴水成冰,道路难行,她还是生了一场大病,险些饿死。
那是阿宝一路上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她饿得四肢纤细,浑身却浮肿不堪,肚大如斗,因为路上啃食草皮树根,小脸蜡黄,两眼不住发黑,身子轻飘飘的。
她知道自己要死了,哥哥李雄一路上都把口粮省给她吃,然而还是比她要强壮得多,她恳求阿哥不要管她了,把她丢在路上等死。
李雄怎么肯呢,让她不要说胡话,把她抱进一户破败的农户家里,四处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那时南方普遍受灾严重,已经十室九空。
阿宝又饿又冷,病得发起了高烧,神智稀里糊涂的,竟梦见了一位神仙模样的少年郎。
他向她伸出手,掌心躺着一块甜糕,笑吟吟地请她吃。
“是我要死了么?”阿宝心想,“仙人是来接我的?”
不管这位少年是谁,阿宝都已经顾不上管了,那甜糕诱得她双眼冒绿光,扑过去将糕抢了,不管不顾就往口中狂塞。
按理说,梦中的食物吃起来应当是没有味道的,阿宝却吃到了,而且不是糕点甜腻的味道,而是一种腥臊的味道。
川蜀历来美食荟萃,像这种腥臭的食物,原本是入不了阿宝的口的,可饥饿之下,阿宝竟觉得那味道出奇地美味,吃了个精光。
醒来之后,她才从李雄这里得知,原来是一个逃荒的老人经过,见她饿得快要死了,便好心烹了一碗面汤给她。
阿宝吃起来觉得腥的那东西,是老人把自己的毛驴剖了,给她用驴肠做的菜码。
那一碗驴肠面,救了她的性命。
至于那梦中请她吃糕的少年郎,阿宝早已记不清他的面容,唯一能记得的,只有他笑时嘴角牵起的弧度,十分的温柔清朗,如夏夜池塘里的溶溶月光。
作者有话说:
梁元敬(攥紧拳头,两眼通红):她气死我了……可还是要哄。
另:古代贵族不吃内脏是绝对不符合史实的,光是《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数种动物内脏烹调的美食,这里是我的私设。
“草木牛马毛鬣皆净”——出自《宋书·五行志》,说的是西晋永嘉年间的蝗灾。
第22章 面摊
“不好吃吗?”梁元敬问。
“啊?”
阿宝回神,这才意识到自己瞪着面碗发了许久的呆,便笑道:“没有,我只是想起了一些事。”
她拾起竹筷,夹了一筷子面吃入口中,顿时惬意地眯起了双眼。
梁元敬给她点的羊肠面,摆面摊的老翁应当做过许多年了,手艺非常不错。
羊肠被认真地处理过了,腥膻之气并不明显,剪成小段,散在熬过的高汤里,面条劲道,底下放了提炼过的猪油膏,还有莲、藕、菱与荸荠,面上撒了细碎的葱花,香气扑鼻,齿颊生津。
就是这个味道,让阿宝惦念了许多年。
昔年,赵從与她在一起时,得知她竟喜欢吃这类东西,便觉十分好笑。 ↑返回顶部↑
阿宝和哥哥李雄一起生活,李雄选择了去扬州。
他们带上家中仅剩的粮食和锅碗瓢盆,一路东去,途中被强盗抢劫了几次,身上财物一无所剩,不得不沿路乞讨维生。
阿宝连自己最钟爱的琵琶都卖了,然而行至洞庭附近,恰值数九寒冬,滴水成冰,道路难行,她还是生了一场大病,险些饿死。
那是阿宝一路上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她饿得四肢纤细,浑身却浮肿不堪,肚大如斗,因为路上啃食草皮树根,小脸蜡黄,两眼不住发黑,身子轻飘飘的。
她知道自己要死了,哥哥李雄一路上都把口粮省给她吃,然而还是比她要强壮得多,她恳求阿哥不要管她了,把她丢在路上等死。
李雄怎么肯呢,让她不要说胡话,把她抱进一户破败的农户家里,四处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那时南方普遍受灾严重,已经十室九空。
阿宝又饿又冷,病得发起了高烧,神智稀里糊涂的,竟梦见了一位神仙模样的少年郎。
他向她伸出手,掌心躺着一块甜糕,笑吟吟地请她吃。
“是我要死了么?”阿宝心想,“仙人是来接我的?”
不管这位少年是谁,阿宝都已经顾不上管了,那甜糕诱得她双眼冒绿光,扑过去将糕抢了,不管不顾就往口中狂塞。
按理说,梦中的食物吃起来应当是没有味道的,阿宝却吃到了,而且不是糕点甜腻的味道,而是一种腥臊的味道。
川蜀历来美食荟萃,像这种腥臭的食物,原本是入不了阿宝的口的,可饥饿之下,阿宝竟觉得那味道出奇地美味,吃了个精光。
醒来之后,她才从李雄这里得知,原来是一个逃荒的老人经过,见她饿得快要死了,便好心烹了一碗面汤给她。
阿宝吃起来觉得腥的那东西,是老人把自己的毛驴剖了,给她用驴肠做的菜码。
那一碗驴肠面,救了她的性命。
至于那梦中请她吃糕的少年郎,阿宝早已记不清他的面容,唯一能记得的,只有他笑时嘴角牵起的弧度,十分的温柔清朗,如夏夜池塘里的溶溶月光。
作者有话说:
梁元敬(攥紧拳头,两眼通红):她气死我了……可还是要哄。
另:古代贵族不吃内脏是绝对不符合史实的,光是《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数种动物内脏烹调的美食,这里是我的私设。
“草木牛马毛鬣皆净”——出自《宋书·五行志》,说的是西晋永嘉年间的蝗灾。
第22章 面摊
“不好吃吗?”梁元敬问。
“啊?”
阿宝回神,这才意识到自己瞪着面碗发了许久的呆,便笑道:“没有,我只是想起了一些事。”
她拾起竹筷,夹了一筷子面吃入口中,顿时惬意地眯起了双眼。
梁元敬给她点的羊肠面,摆面摊的老翁应当做过许多年了,手艺非常不错。
羊肠被认真地处理过了,腥膻之气并不明显,剪成小段,散在熬过的高汤里,面条劲道,底下放了提炼过的猪油膏,还有莲、藕、菱与荸荠,面上撒了细碎的葱花,香气扑鼻,齿颊生津。
就是这个味道,让阿宝惦念了许多年。
昔年,赵從与她在一起时,得知她竟喜欢吃这类东西,便觉十分好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