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3 / 4)
“好说,好说,不管是功劳还是苦劳,小妹铭记于心。回头香菇出产后,一定让表哥您饱食一顿香菇宴。至于其他的奖励,小妹我身无分文爱莫能助,要不,我们去问一下我家舅舅关大人?”文岚躬身翻看一下培养袋的情况,随口应道。
“你舅舅,不就是我爸?你这家伙一点诚意都没有!”彦涛搬培养袋的同时,顺手在文岚光溜溜的额头上轻轻一弹。
文岚吃了一痛,立马往后一蹦,揉着额头怒视之:“你可是哥哥,舅舅让你爱护弟弟妹妹的!”
“哟,这个时候就想起我是哥哥啦。使唤我们干活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起来我们是你的哥哥姐姐呀?”彦涛顺手把培养袋推进最后一排,似笑非笑地反问道。
文辉把箩筐收拾好,又过来做和事佬:”好啦,你们今天都辛苦了。一会儿我们去小卖部,请你们吃东西吧。”
“辉哥,你别搭理他们两个,哪能又让你过来帮忙又让你破费呢。家里还有果干和糖果干完活我们再上去吃。”文雅揉了揉文岚的小脑袋,“文岚,我们几个平时没有时间,你在家没事的时候就下来看看。如果湿度不够你就过来撒点水,补充一下水分。如果温度高了,就提醒舅舅过来多铺一层芦苇垫。”
文岚看着今天大半天的劳动成果,笑意满满,连连称是。
待蘑菇棚的事情处理完毕,文雅等人带着工具和剩下的香菇菌种来到厂区外的西侧。山丘的林间也用芦苇等物搭建了一个小型的蘑菇棚,里面规则地摆放着前期时间已经清理好的树段。附近的杂草树根早已经清理干净,地上用来杀菌用的石灰粉痕迹依然十分明显。
文辉用刀具撬起一块树皮,戳出一个种植孔,文雅便挑起一小坨香菇菌塞进去。等他们处理完毕,文彬便和彦涛分别将种植孔封好,把那些撬起的树皮全部塞回去,逐一敲平,然后密封好。
这样逐层做好防护工作可以防止雨水和部分害虫进入种植孔以免影响香菇的生长发育。此外,密封好树皮还可以减少树皮的水分流失,维护菌种的活性。
逐一确认后,彦涛便与文彬合力把树段抬起来,面朝蓝天斜靠在棚架上。
文岚、彦君和文榕年纪小,力气不够,便带着小工具把蘑菇棚里里外外的杂草再清一次。顺便给蘑菇棚附近栽种的丝瓜、南瓜和红薯等全部清理一下杂草,搭上简易的小支架。这些可都是文岚之前在菊刀国特意找回来的良种,交给关博睿做测试,看看与国内现用的种子区别有多大。
当三小只再踏进蘑菇棚时,棚内已经整整齐齐排满了木段。粗粗看过去,跟文岚印象中的传统蘑菇养殖场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除了大棚更为简陋一点,用料更为粗糙一点。
香菇种下去,就代表着文岚的蘑菇养殖计划正式进行实操阶段。能否在本地扩大影响,可否进一步推广科学养殖和其他改进的良种,全看这次的成败了。
文岚心里也没有底,别看她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其实内心十分惶恐,生怕辜负了关博睿的信任,浪费了家人的一番心血。
文岚一日三次到访两个蘑菇棚,查看菌丝生长情况,忐忑不安地等待审判结果。
一直到到第16天,文岚查看树段时发现某些种植孔周围长出一圈白色。此时,文岚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可以开怀大笑了。
因为哪怕只有这些树段能够顺利长出香菇来,这也表示,最起码,香菇种植技术已经成功一半了。
明年,这里便可以建起更多的蘑菇棚,长出更多的香菇。
如果实验成功,未来国内的餐桌上就将增加一道新鲜菜。
☆、末日饼干
自从种下香菇后,李文辉便多了一个爱好,逛蘑菇棚。
香菇种植,大大激发了文辉的学习热情。
文辉不仅翻阅学习家里所有与农业相关的书籍,还每天上下班前后都到蘑菇棚里走上一遭,用事实对照课本学习新技艺。对照着香菇养殖资料,文辉逐一梳理里面的要点,不时向两位长辈请教材料里面的专业词汇。不认识的字词一个一个地学习,不明所以的专业词汇硬生生地啃了下来。各种学术名词,专业的学术流程,各种拦路虎,文辉凭着兴趣爱好,靠自学,硬生生地背了下来。
文岚见他求知若渴,干脆送了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农科基础知识》,让他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农业知识。虽然在某些人看来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技多不压身,哪怕仅仅是回家探亲时传授给家里的亲属也是一件幸事。
渐渐地,资料熟悉得越多,文辉对香菇相关知识就掌握得越全面。一个多月后,文辉已经基本可以根据资料,对照判断香菇菌丝生长的情况。关博睿把干脆把蘑菇棚托付给文辉照看,自己只是偶然过去查看一下菌丝长势。时间长了,哪一天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到蘑菇棚里逛一圈,文辉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菌种植入后,起初一段时间,所有的培养基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半个月后,部分培养袋才隐约出现一点白色,这便表示菌种已经成活开始生长了。
可惜,好景不长,刚没欢喜几天,在循例核查的时候,文辉就发现最上面一层有个培养袋居然出现灰色斑块。接着,又在另外一袋里发现了红色斑块。
出现杂色菌斑,便表示这个培养袋种菌失败了。
文岚嘟着嘴,翻看确认培养料已经被杂菌污染后,只得闷闷不乐地把这两袋培养袋全部毁掉。 ↑返回顶部↑
“你舅舅,不就是我爸?你这家伙一点诚意都没有!”彦涛搬培养袋的同时,顺手在文岚光溜溜的额头上轻轻一弹。
文岚吃了一痛,立马往后一蹦,揉着额头怒视之:“你可是哥哥,舅舅让你爱护弟弟妹妹的!”
“哟,这个时候就想起我是哥哥啦。使唤我们干活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起来我们是你的哥哥姐姐呀?”彦涛顺手把培养袋推进最后一排,似笑非笑地反问道。
文辉把箩筐收拾好,又过来做和事佬:”好啦,你们今天都辛苦了。一会儿我们去小卖部,请你们吃东西吧。”
“辉哥,你别搭理他们两个,哪能又让你过来帮忙又让你破费呢。家里还有果干和糖果干完活我们再上去吃。”文雅揉了揉文岚的小脑袋,“文岚,我们几个平时没有时间,你在家没事的时候就下来看看。如果湿度不够你就过来撒点水,补充一下水分。如果温度高了,就提醒舅舅过来多铺一层芦苇垫。”
文岚看着今天大半天的劳动成果,笑意满满,连连称是。
待蘑菇棚的事情处理完毕,文雅等人带着工具和剩下的香菇菌种来到厂区外的西侧。山丘的林间也用芦苇等物搭建了一个小型的蘑菇棚,里面规则地摆放着前期时间已经清理好的树段。附近的杂草树根早已经清理干净,地上用来杀菌用的石灰粉痕迹依然十分明显。
文辉用刀具撬起一块树皮,戳出一个种植孔,文雅便挑起一小坨香菇菌塞进去。等他们处理完毕,文彬便和彦涛分别将种植孔封好,把那些撬起的树皮全部塞回去,逐一敲平,然后密封好。
这样逐层做好防护工作可以防止雨水和部分害虫进入种植孔以免影响香菇的生长发育。此外,密封好树皮还可以减少树皮的水分流失,维护菌种的活性。
逐一确认后,彦涛便与文彬合力把树段抬起来,面朝蓝天斜靠在棚架上。
文岚、彦君和文榕年纪小,力气不够,便带着小工具把蘑菇棚里里外外的杂草再清一次。顺便给蘑菇棚附近栽种的丝瓜、南瓜和红薯等全部清理一下杂草,搭上简易的小支架。这些可都是文岚之前在菊刀国特意找回来的良种,交给关博睿做测试,看看与国内现用的种子区别有多大。
当三小只再踏进蘑菇棚时,棚内已经整整齐齐排满了木段。粗粗看过去,跟文岚印象中的传统蘑菇养殖场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除了大棚更为简陋一点,用料更为粗糙一点。
香菇种下去,就代表着文岚的蘑菇养殖计划正式进行实操阶段。能否在本地扩大影响,可否进一步推广科学养殖和其他改进的良种,全看这次的成败了。
文岚心里也没有底,别看她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其实内心十分惶恐,生怕辜负了关博睿的信任,浪费了家人的一番心血。
文岚一日三次到访两个蘑菇棚,查看菌丝生长情况,忐忑不安地等待审判结果。
一直到到第16天,文岚查看树段时发现某些种植孔周围长出一圈白色。此时,文岚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可以开怀大笑了。
因为哪怕只有这些树段能够顺利长出香菇来,这也表示,最起码,香菇种植技术已经成功一半了。
明年,这里便可以建起更多的蘑菇棚,长出更多的香菇。
如果实验成功,未来国内的餐桌上就将增加一道新鲜菜。
☆、末日饼干
自从种下香菇后,李文辉便多了一个爱好,逛蘑菇棚。
香菇种植,大大激发了文辉的学习热情。
文辉不仅翻阅学习家里所有与农业相关的书籍,还每天上下班前后都到蘑菇棚里走上一遭,用事实对照课本学习新技艺。对照着香菇养殖资料,文辉逐一梳理里面的要点,不时向两位长辈请教材料里面的专业词汇。不认识的字词一个一个地学习,不明所以的专业词汇硬生生地啃了下来。各种学术名词,专业的学术流程,各种拦路虎,文辉凭着兴趣爱好,靠自学,硬生生地背了下来。
文岚见他求知若渴,干脆送了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农科基础知识》,让他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农业知识。虽然在某些人看来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技多不压身,哪怕仅仅是回家探亲时传授给家里的亲属也是一件幸事。
渐渐地,资料熟悉得越多,文辉对香菇相关知识就掌握得越全面。一个多月后,文辉已经基本可以根据资料,对照判断香菇菌丝生长的情况。关博睿把干脆把蘑菇棚托付给文辉照看,自己只是偶然过去查看一下菌丝长势。时间长了,哪一天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到蘑菇棚里逛一圈,文辉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菌种植入后,起初一段时间,所有的培养基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半个月后,部分培养袋才隐约出现一点白色,这便表示菌种已经成活开始生长了。
可惜,好景不长,刚没欢喜几天,在循例核查的时候,文辉就发现最上面一层有个培养袋居然出现灰色斑块。接着,又在另外一袋里发现了红色斑块。
出现杂色菌斑,便表示这个培养袋种菌失败了。
文岚嘟着嘴,翻看确认培养料已经被杂菌污染后,只得闷闷不乐地把这两袋培养袋全部毁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