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劈头盖脸(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他没有想到,定国公会以皇太孙的身份挥师。
  以至于,刚听到消息时,他整个人都懵了。
  万承清楚自己不是什么有急智的人,他遇事犹豫多斟酌,往好了说叫深思熟虑,往坏了说是举棋不定,可性格就是这样,他也改不了。
  急起来容易乱,那他就需要慢下来好好想一想。
  符察来开口,万承也就顺着台阶,免得起无谓冲突。
  不过,该表的态度还是要表。
  他停职,仅仅是不想衙门里为难,绝不是他与秦家联合,对皇上有二心。
  不管内心真实想法是什么,眼下这个当口上,整个京城官场,谁也不会傻乎乎地把“二心”写在脸上。
  翌日,符察把万承停职的状况禀了忠勤伯。
  忠勤伯睨了符察一眼:“你倒是很负责。”
  符察只当听不出忠勤伯话中的嘲弄,义正言辞道:“为了守住京师,当然要事事谨慎,不能有任何纰漏。”
  忠勤伯没理他,只问下属:“派出去的斥候有消息了吗?敌军行至何处了?多少兵力?各兵种又是怎么分配的?”
  那下属赶忙汇报。
  符察听了一嘴,没听出滋味来,转身就走。
  娘娘说得对。
  他们担心顺妃的复起,顺妃与忠勤伯也绝不想看到四皇子背后的外家得功绩。
  这次守城,在忠勤伯手下,他定然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
  必须要自己多找些事情做。
  随着京畿附近兵力与粮草的调度,京城中的气氛也渐渐凝重起来。
  原本,民间还讨论三府出京到底有什么内幕,忠心耿耿的秦家绝无造反可能,又赞许西州城大胜,近两天,无论是茶楼酒肆,再无一人把这些挂在嘴上。
  战事在前,不谨言慎行,谁知道会不会拿他们这些小老百姓祭旗。
  而千步廊左右,亦是沉闷至极。
  只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御史,依旧激情澎湃。
  几道折子递上来,被黄太师全部截了,这要是送进御书房去,皇太孙的大军还没到京城脚下,京城里就要冒冲天血光。
  不止截了,黄太师还得一位位去好言相劝。
  否则,等大朝会上御史们出列,逼问先太子死因、皇太孙身份,金銮殿大柱不够他们撞的。
  当然,这劝说的活儿,很不好干。
  吃闭门羹算是客气的了。
  还有好几位,请他进去,劈头盖脑就是一顿骂,骂人风格各不相同。
  “太师亦受先帝之恩,岂能不顾先帝遗命?莫非太师嫌当年先太子不如皇上敬重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