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8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家心中也有忐忑,不会那天自己老婆家人也被卷进去了吧?
  毕竟按照梁道玄转述徐夫人的话,当天戒珠院人满为患, 官宦人家的内眷络绎不绝,已经到了几家挤一处禅房的情形,大家的内眷抬眉睁眼都是熟络的, 有些还带着姻亲,里里外外总能扫到些关系,梁道玄的话不免让在场所有人都略有些惴惴。
  而且小朝会按理说是不用叫来这么多人的,可梁道玄非说是要事商议,以皇帝的名义叫来是四五十号人,大大小小官吏挤在崇政殿,虽然不逼仄,但左右看过去,都十分紧张,心想不会是梁国舅查出这事儿和自己家有什么关系,所以才叫来的?
  在这样的心境中,又听梁道玄说还要查下去,众人更加忐忑。
  “事已至此,还是多多安慰洛王殿下与徐夫人,二人皆受惊不小,请陛下施恩,惠及臣眷,亦是美谈。”梅砚山最终还是表态。
  事情愈发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去了,他决定早点结束这本就不该出现在当下场合的争端。
  “且慢,梅宰执此言差矣。”
  梁道玄仿佛今天就是来找茬吵架的,谁说一句,他就接一句,气势十足,威仪势强。
  “这决计不是小事,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梁道玄大义凛然地向皇帝姜霖拜了拜,“陛下容禀,海内万方,谁人不知陛下股肱辅弼三人德宏,此三人皆为先帝遗诏加命,为江山社稷所把臂受托的王佐之材,洛王殿下与徐尚书正在其列,多年来尽心竭力,纤悉不苟,不可不谓忠良柱石。而如今,竟有人于内眷门户里起事,居心叵测,要以家眷纷争,挑起辅政大臣之间的事端,此举之歹毒,不亚于党政之祸患。”
  梁道玄的帽子扣得高而危,听得人好多人心里一声咯噔。
  “若祸起萧墙,因内眷之怨,起政事堂之异,陛下江山之二柱石,岂不嫌隙?还如何谈共佐贤君,以滋盛世?当真其心可诛!”
  梁道玄三言两语为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定了性,表示这是一件恶性的政治事件,旨在分裂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的辅政大臣集团,你别管是不是齐心协力,总之这个行为,影响极坏,那么既然影响极坏,当然必须严惩了。
  梅砚山看着梁道玄,一字一顿道:“其心可诛倒未必,这事确有蹊跷,然而国事繁多,宅事不匹,待陛下广布恩德后,再私下走访安抚,洛王殿下那日也是心急,情有可原。”
  其余大臣见状,忙附和,也有人说:“那日戒珠院人多口杂,不好查清究竟哪家人在,又是哪家多言。且徐夫人已忘记了大半人,若有偏差,岂不冤枉?此事既已很难查清,不若以怀仁为上,各抚安怀,以定臣心。”
  众人皆曰善。
  现在开始和稀泥折中,觉得是小事了,当初有人找茬的时候,怎么又说得那么吓人呢?还洛王殿下纵家奴违背国法。让梁道玄跑前跑后,真以为他是吃素的?
  尤其是外甥在上面看着,梁道玄觉得自己战斗力已经拉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不是觉得他是管家长里短的小官不配在政事堂管大事吗?
  那今天没有大事,他就创造个大事。
  “查,还是能查清的。”
  梁道玄一句话,惊诧四座。
  他面无表情,从袖中抽出一本簿册,晃了晃:“这是当日戒珠院礼佛供奉之人所签的香火给事册,每家每户,记录详实,一共一百八十一家,臣问过戒珠院的慈渡大师,但凡有香客虔诚敬佛,为求证诚,连所捐香烛厚薄戒珠院都会一笔笔详细记录,日期均有写明,那日所到官宦人家,无有疏漏,对此可一一查证,看看到得是谁指使家人,挑拨政事堂辅政大臣的不和,又意欲何为。”
  有那么一瞬间,梁珞迦觉得自己要听见众位大臣冷汗落地的声音了。她很想笑,无奈就在龙椅斜后方,帘子又不是很密,笑了就会被站得靠前的大臣发现,还给孩子起到反面作用,于是她竭力忍耐,才勉强克制。
  真是活该。
  这样心里想一想,梁珞迦还是很痛快的。
  “难不成这一百八十一家,户户都要去问过么?”许黎邕显然是急了,抢道,“这也太过唐突了。”
  梁道玄不和他废话,他还不够资格,只等梅砚山开口。
  “梁少卿所言确有其理,然而这一百八十一家,极难一一呈对,闹至民间悉知我朝廷不理政务,却为家宅琐事,滋扰门庭,无益于陛下之理统,徒增议上之妄言,还请三思。”
  说得十分大义凛然。
  但梁道玄早就对这套说辞有了准备,在政事堂当了这么多年跑腿的,他十分清楚梅砚山和徐照白的套路,自然这次准备好了应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