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人家[年代] 第1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放牛》不是民族舞吗?”
  “对啊,跟舞蹈不是相通的吗,《小放牛》动作简单,充满童趣,正适合昭昭这么大的孩子跳。”
  卫蓓似乎想说什么,抿了抿唇,最终还是没说。
  邱秋莞尔,知道明年三月份,少年宫要随小伙伴艺术团出访日本长崎,年前这些演出,亦是在挑选节目和出访人员。
  今瑶和昭昭都跳民族舞的话,那便是竞争关系。
  “妈妈,”昭昭弹完琴,听到妈妈的声音,一回头便见邱秋站在门外,欢喜地跳下琴凳奔了过来,“妈妈,是不是要去爷爷家了?”
  邱秋点头:“练完了吗?”
  “嗯。”楼上楼下的,昭昭没换鞋,穿着棉拖便出来了,“妈妈走吧。”
  昭昭拉着邱秋,回身跟卫蓓和元今瑶挥了挥手:“卫阿姨、今瑶我们走啦。”
  “有空来玩。”卫蓓客气地回了句,啪一声关上了门,转身督促女儿练舞。
  元今瑶不,刚练了琴,她想玩会儿。
  卫蓓气得点着女儿的额头骂道:“想不想去日本了?少年宫学舞蹈的那么多,谁不比你有基础,你不勤奋点,连昭昭都比不过……”
  在卫蓓心里,昭昭是山沟沟里出来的知青和赤脚医生的孩子,哪能跟他们家今瑶比。
  然而就是这么个小女娃,长得比他们家今瑶可爱,比今瑶嘴巴儿甜,也比今瑶惹人喜爱。
  学习上更是处处压今瑶一头,人家五岁,已会说英、日、德三国语言了,虽然只是简单的对话。
  气不气?就问你气不气?!
  母女俩回到家,青丫已将羊腿冲洗干净,剁成两三斤一块一块的,往冰箱里搁了。
  “留一块中午你和老太太炖汤吃。”邱秋说罢,转身去储藏室取当归、党参、黄芪、肉桂、茯苓、白术,一包包给配好,做药膳时放一包。
  留几包在家,剩下的装上,等会儿和羊腿一起带去宜兴坊。
  “谁打来的电话?”褚辰关了音乐小火车,抱起航航问道。
  “邮局。”邱秋把自己的猜测一说,昭昭忙哒哒跑进卧室,抱了自己的首饰盒出来,挑了个巴掌大的中国结,“妈妈,帮我把这个给佳佳姨邮过去吧?”
  这是他们幼儿园手工课上跟老师学着编的。
  邱秋接过来,拿信封装好,收在今天出门要背的包包里:“下午咱们一起去邮局。”
  昭昭看看自己的首饰盒,又拿了一个中国结和一对红色的塑料发卡:“这两样我要寄给采采。”
  航航有样学样,抱来自己的玩具盒,仔细地挑了两样礼物给邱秋:“寄、寄。”
  一只昭昭给他的铁皮青蛙,一个简易的橡筋飞机模型。
  邱秋一一帮两人收好。
  眼见时间不早了,穿上外套、戴上帽子围巾,一家人出发。
  雨天,又是周日,街上行人不多,便是到了宜兴坊,过街楼前和里面的弄堂也比较冷清,只有十几岁的大孩子在雨中奔跑玩耍。
  航航看着羡慕得不行,挣扎着想下来玩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