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人家[年代] 第17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父女俩从无锡带队回来,来不及休息,便要去学校报到了。
  褚辰是大二下学期,昭昭上幼儿园大班。
  邱秋研二。她手头工作没完成,只得向学校那边请假,每天继续家里、研究院两头跑,有时候为一个实验数据,一周都回不了家。
  史家大房的当家人史博荣和二房的父子俩,都从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高干病房,搬去了装修好的花园洋房居住。
  夏文成白天在高干病房工作,晚上去大房那边给史博荣按摩。史家三人的针灸,由张扬、伏若南接手。中药邱秋给停了,养一养肝肾,后继看情况再用药。
  从前线回来的吴鞠等七位重伤患者,已经出院,有回家休养的,也有回去工作或回到班级上课的。
  吴鞠和法学班的学员吴向白,一个没了右小腿,一个失去了左小臂,开学前,沪市假肢厂已将定做好的假肢送来给两人试用了。这是邱秋跟史大华决定开一条假肢生产线前,就已经跟假肢厂谈好的设计定制方案。
  知道是从前线回来的,人家只收了材料费。
  九月中旬,全运会在北京举行,为期半月。
  袁帅随体校的师生一起行动,他妈宋美娟不放心,请假陪同,顺便带上了大儿子,一起过去见见世面,感受一下现场氛围。
  昭昭羡慕得不行,想去,特别想去。
  邱秋和褚辰得知后,两人商量了一下,让褚辰请假陪她去北京,邱秋晚上尽量回来陪航航。
  等褚辰请好假,离全运会开幕只有一天了。
  坐火车太耽误时间了,可要坐飞机,购票是需要资格的,当时只有因公出差的县团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乘坐飞机,普通民众很难买到飞机票。
  除此之外,购票流程也特别繁琐,首先得符合乘机资格、要单位开具介绍信,然后拿着介绍信去民航售票处排队购买机票。这一整个流程走下来,通常需要一周时间,且不能保证一次就能买到机票,往往是跑了几趟,才能拿到手。
  褚辰不符合购票资格,好在他认识国旅的负责人,正好国旅这边有一批游客要去北京,紧急加塞,托人购买了两张。
  成人票64元,昭昭属于半票,要了32块。
  机票搞定了,又怕订不到全运会的入场票,国旅这边人家的票都是有定数的。想了想,去前褚辰给赵文霖打了个电话,他是北京人,77年跟褚辰等人一起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农学院。
  看他在月亮湾大队当知青时的吃穿用度,家里不简单,这也是褚辰找他的原因。
  赵文霖在机场接到父女俩,一拳击在了褚辰的肩头,随之伸手抱住他,狠狠地在他背上拍了几掌:“褚主任牛啊!”
  五月份的捐款仪式,人民日报不但大幅度报道了,记者还专门去学校采访了他个人、同学和老师,写了篇专题报道。
  褚辰这个名字,一度响彻全国。
  宜兴坊那边好似没看报纸、没听新闻,齐齐蒙了双眼,堵了双耳,没有一个对此发表过个人意见或有所表示。
  不过,褚辰和邱秋也不在意就是了,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褚辰抱住赵文霖,同样拍了几掌,随即将人推开,打量了眼,嫌弃道:“穿的什么啊?”
  喇叭裤,花衬衫,尖头半跟皮鞋,墨镜架在头上,头发长得快到肩膀了。
  赵文霖嘚瑟地张开双手,展示道:“时尚吧?”
  说罢取下头上的墨镜,伸手戴在了窝在国旅领队王曾怀里的昭昭脸上。
  太大了,昭昭忙伸手去扶。
  赵文霖伸手接过昭昭,看着王曾笑笑,偏头跟褚辰道:“不介绍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