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人家[年代] 第14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好,邱秋。”孙玉英伸手笑道,“我一回来,便听袁伯伯说,那天要不是你帮忙施针,我爸的情况只怕更坏,真是谢谢你啦。”
  邱秋客气了句,伸手与之轻握了一下,笑道:“孙大伯还好吗?”
  孙玉英接过褚辰递来的鱼,请了两人进屋,苦笑了下:“手术都做了八个小时,怎么也得养个小半年。”
  一进屋,邱秋才发现,客厅里的小凳上坐着七八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看着黑板上的英语单词和短语,或抄录或默记,这是正上课呢。
  没敢多待,进屋看了看孙老,两人便告辞出来了。
  “孙玉英这是不走了吧?”走出孙家远了,邱秋才小声问道。
  “她是想留下,她姆妈不同意。”褚辰解释道,“当年支援三线建设,中华冶金厂部分迁至四川自贡,玉英姐和她爱人便是那会儿去的,现在回来,得有充分的理由。若是以父母无人照顾为由,她一家回来了,那是不是得住过来,占了房子。”
  邱秋:“她几个孩子?”
  “一儿一女,闺女是老大,13岁;儿子今年七岁。统共两室一厅,老人一间,他们夫妻带着儿子得住一间吧,闺女13岁了,不得把客厅隔出半间。等到她弟孙玉峰回来,住哪?跟外甥女各占客厅半间吗?那还要不要结婚了?他今年可28岁了。”
  邱秋:“孙玉英爱人是沪市的吗?”
  褚辰明白妻子这么问的原因:“是。他家在思南路,兄弟姐妹九个,他是老七。他大哥家的儿子今年都20多了,正是相看结婚的年纪,可没有房子腾给他们一家。”
  “不能先让他们一家回来,然后再向厂里申请住房吗?”
  褚辰摇头:“他们申请回来,若是自己没有解决好住处,厂里便是会批,也只会批准玉英姐带一个孩子回来。不会让两口子都调回来。”
  “住房这么紧张啊?”
  “可不。”
  两人说着话,步下楼梯,正与抱着航模材料,带着弟弟往楼上来的昭昭撞个正着。
  褚辰捞起四肢着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的儿子,问闺女:“去袁爷爷家吗?”
  昭昭“嗯”了声,指着机翼部分道:“我组装了一半,不知道哪儿错了,这里对不上,我抱上去让袁爷爷帮我看看。”
  “走吧,爸爸送你们过去。”褚辰说着,抱着儿子转身朝上走去。
  邱秋跟三人挥挥手,回家了。
  门一开,满屋都是鱼煎过,炖煮的香味儿。
  邱秋走过去,青丫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处理搪瓷盆里的泥鳅。
  “不用放在清水里,滴几滴香油,让它们吐吐沙吗?”
  “不用,”青丫抬头道,“褚主任说,买的虾呀、泥鳅、黄鳝、河蚌都是人家前几天捉的,养在清水里,已经让它们吐净肚里的泥沙了。你看,我扒出的内脏,是不是没那么脏?”
  邱秋凑过去看了眼,是挺干净的,挽起衣袖,她去处理小长臂虾,腌虾酱。
  剥些蒜,洗些姜,找出把干辣椒,全部切碎备用。
  虾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沥干水分,剁成泥,放进一个搪瓷盆里,加入切好的姜蒜末、辣椒碎,再倒些西凤酒、撒些盐进去搅匀,舀进用开水烫后晾干的罐头瓶里,上面再撒些盐密封好,搁在橱柜里发酵两三周,等虾酱的颜色变深,并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那便可以吃了。炒菜、拌面、蘸食,怎么吃都鲜得很。
  邱秋折腾好,青丫的油炸泥鳅已经出锅了,洗洗手,捏了个送进嘴里,酥脆鲜香。邱秋爱吃辣的,拿筷子夹了些进碗里,舀了两小勺辣椒粉和一勺麻椒粉撒进去,拌了拌,唔,真过瘾,又麻又辣又香。
  另一个锅里,饼子一贴,很快就可以吃了。
  邱秋把吃了一半的碗塞给青丫,另拿了个深底碗,装了满满一大碗油炸泥鳅,端着上楼去袁家,唤人回来吃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