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人家[年代] 第1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伏若南忙收回脚,转过身,乖乖站好。
  “你的伤坐车没事,下午跟着队伍坐火车回去吧。”
  “您不走?”
  宋老摇摇头:“跟邱秋说,老头子我让她失望了。”带出来八十人,今天统计出来,已牺牲3人,伤38人,其中重伤7人。
  老韩六十八岁了,不服老,跟小伙子小姑娘们一起上了前线,结果,就在撤回来的路上,伤重不治。
  他们来时,应邱秋的要求,军部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一粒用蜜蜡裹着的神机丸,然而,从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大家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喂给了身旁伤重的战士。
  “吴鞠能跟我一起走吗?”
  “他,再养养。”
  “那我也不走了,我要留下来照顾他。”
  宋老狐疑地打量她一眼,笑道:“处对象了?”
  “才、才没有呢,我们是革命友谊。”
  “嗯嗯,革命友谊。”宋老朝她摆摆手,“想留下便留下吧,只要不怕耽误左手的治疗,留多久都没关系。”
  “您不能给我施针吗?”
  “你觉得我的阴阳十三针,学得超过邱秋了?”
  那不可能。伏若南摇头。
  “这不就得了。”宋老白了她一眼,问道:“走不走?走我就叫人给你办手续。”
  伏若南咬了咬唇,转身朝病房跑道:“我问问吴鞠。”
  宋老轻哼:“还说没处对象?!”
  吴鞠自然是希望,伏若南下午便回去,赶紧找邱秋治胳膊。
  “刚才我听宋老身边的护士说,韩老牺牲了。”伏若南紧紧地咬着唇,眼泪啪啪地往下掉,“夏盈盈也走了。”
  吴鞠没吭声,默默地递了块手帕给她。
  伏若南接过来,胡乱地抹了脸:“我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嗯。”
  第92章 夏家,一更
  “夏盈盈的父亲夏国忠,原是沪市中西医兼修的名医,因早年留学日本、给国民党军官看过病,被打成“黑线人物”(一个极“左”的概念和用语)。”
  上午十点,任章华开车载着邱秋出了中医药大学的大门,朝陆家浜路上驶去,路上,任章华跟邱秋道:“家里出事时,夏盈盈七岁,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邱秋:“她留在沪市,跟兄姐一起生活吗?”
  任章华点点头,又摇了下头:“她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家里一出事,大姐嫁去南京,跟家里断了关系。三哥陪父母去了农场。”
  “她二哥夏文柏,1966年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咱们中医药大学。运动闹起来,学校停课,他留在沪市,一边带妹妹,一边等着学校复课。”
  “他家住在愚园路,是一栋三层楼的建筑,前面有一个小花园,后面有一个小天井。家里出事后,他知道自家房子保不住,主动带着妹妹搬到了二楼前间,将其他房间让了出来。借着这事,让街道办帮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