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2 / 3)
此时,圣上下旨发兵的圣旨下来了,徐勉立即来召集军中将领,排兵布阵,准备应战。
当战事真的打起来时,沈妩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尽力帮徐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比如让云鉴调运来足够的粮草,再比如将商队从江南运来的白糖当做物资分给了前线的将士们,用以补充体能等。
就在她和徐勉的里外配合下,这一仗大成艰难的胜利了。
如此,大成便有了和大凉重新议和的筹码,而徐勉和沈妩也有了和皇帝谈判筹码。
再加上皇城里的沈姝也暗中帮称,中间虽有些波折,但沈妩最终还是得偿所愿,新帝封她为安北公主,属地为大半个西北地区。
第140章 拆迁政策 青州府的燕归坊原是一片……
青州府的燕归坊原是一片贫民窟,住在这里的除了身无恒产的最底层的苦劳力,便是无家可归的乞丐。
因着白日里大家都要外出讨生活,所以平日这片坊里除了小孩子的吵闹声,几乎再无人声。
然而,这日还是半中午时分,整个坊里却是人声喧嚣。
所有人都聚在一起,讨论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安北公主要征了燕归坊建公主府,住在这里的人都要被迁走。
就在大家都惊慌失措,以为就要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时候,一个一身青衣,面容稚嫩的小少年带着四五个府衙的差役来了。
小少年在众人忐忑的目光下,将一卷布告贴在墙上,然后大声的说道:“我叫石坚,乃北安公主府舍人,今来此给尔等传达公主之命:从今日起,燕归坊被府衙征用,不日就要修建公主府,住在坊里的所有人一律月底前迁出。”
他话刚一说完,下面人群顿时闹哄起来。
“要在咱们这儿建公主府,地被征走,咱们住哪儿啊?”
“被赶出燕归坊,我们这些人可咋活啊?”
“求公主开恩啊,不要赶我们走啊。”
……
石坚听着这些声音,面上无动于衷,只给一旁的衙役使了个眼色。
衙役便使劲敲了敲金锣,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石坚指着墙上的布告,接着道:“这是公主府刚刚出台的拆迁政策,接下来我会详细的宣读一遍,大家注意听。”
“第一,所有搬迁户每户可领安置费二十两银子;第二,按照每户人头每人再补偿四两银子;第三,所有公主府的产业招工,同等条件下搬迁人员可优先录用;第四,公主府名下学堂,搬迁户子女可优先入学。”
当政策被宣读完时,人群“哗”的一声炸开了。
真的……真的会给我们补偿银子吗?大家又兴奋又不敢置信。
他们这些人中也有人曾经被权贵征地,可那时别说给补偿银子,便是连家里的物什也会被权贵家的管事征用。
吴老汉家就是例子。曾经他家在他们吴家村也属于富户,在村里大多数人都住茅草屋时,他们家却是一水的青砖瓦房。
为了修这么一院屋子,吴老汉从青年时期刚成婚的时候就开始攒钱,攒了二十年,他的四个儿子都成人了,才攒够二十两银子。
然而,他们家的新屋刚造起来的第二年,就倒霉催的赶上一位权贵老爷选地盖家庙,选来选去选中了吴家村,如此他们这一村的人就都得搬走。
他们一家一共八口人,却只得了三两卖地银子。
他爹咽不下这口气,活生生被气死,他娘被连番打击,中风卧床。为了给他娘治病,将这三两银子都花用完了。
后来又遇上灾年,家里的地也卖光了,他们一家无家可归,又没了田产,只得流落到青州府,靠四个儿子给人做苦力过活。 ↑返回顶部↑
当战事真的打起来时,沈妩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尽力帮徐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比如让云鉴调运来足够的粮草,再比如将商队从江南运来的白糖当做物资分给了前线的将士们,用以补充体能等。
就在她和徐勉的里外配合下,这一仗大成艰难的胜利了。
如此,大成便有了和大凉重新议和的筹码,而徐勉和沈妩也有了和皇帝谈判筹码。
再加上皇城里的沈姝也暗中帮称,中间虽有些波折,但沈妩最终还是得偿所愿,新帝封她为安北公主,属地为大半个西北地区。
第140章 拆迁政策 青州府的燕归坊原是一片……
青州府的燕归坊原是一片贫民窟,住在这里的除了身无恒产的最底层的苦劳力,便是无家可归的乞丐。
因着白日里大家都要外出讨生活,所以平日这片坊里除了小孩子的吵闹声,几乎再无人声。
然而,这日还是半中午时分,整个坊里却是人声喧嚣。
所有人都聚在一起,讨论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安北公主要征了燕归坊建公主府,住在这里的人都要被迁走。
就在大家都惊慌失措,以为就要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时候,一个一身青衣,面容稚嫩的小少年带着四五个府衙的差役来了。
小少年在众人忐忑的目光下,将一卷布告贴在墙上,然后大声的说道:“我叫石坚,乃北安公主府舍人,今来此给尔等传达公主之命:从今日起,燕归坊被府衙征用,不日就要修建公主府,住在坊里的所有人一律月底前迁出。”
他话刚一说完,下面人群顿时闹哄起来。
“要在咱们这儿建公主府,地被征走,咱们住哪儿啊?”
“被赶出燕归坊,我们这些人可咋活啊?”
“求公主开恩啊,不要赶我们走啊。”
……
石坚听着这些声音,面上无动于衷,只给一旁的衙役使了个眼色。
衙役便使劲敲了敲金锣,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石坚指着墙上的布告,接着道:“这是公主府刚刚出台的拆迁政策,接下来我会详细的宣读一遍,大家注意听。”
“第一,所有搬迁户每户可领安置费二十两银子;第二,按照每户人头每人再补偿四两银子;第三,所有公主府的产业招工,同等条件下搬迁人员可优先录用;第四,公主府名下学堂,搬迁户子女可优先入学。”
当政策被宣读完时,人群“哗”的一声炸开了。
真的……真的会给我们补偿银子吗?大家又兴奋又不敢置信。
他们这些人中也有人曾经被权贵征地,可那时别说给补偿银子,便是连家里的物什也会被权贵家的管事征用。
吴老汉家就是例子。曾经他家在他们吴家村也属于富户,在村里大多数人都住茅草屋时,他们家却是一水的青砖瓦房。
为了修这么一院屋子,吴老汉从青年时期刚成婚的时候就开始攒钱,攒了二十年,他的四个儿子都成人了,才攒够二十两银子。
然而,他们家的新屋刚造起来的第二年,就倒霉催的赶上一位权贵老爷选地盖家庙,选来选去选中了吴家村,如此他们这一村的人就都得搬走。
他们一家一共八口人,却只得了三两卖地银子。
他爹咽不下这口气,活生生被气死,他娘被连番打击,中风卧床。为了给他娘治病,将这三两银子都花用完了。
后来又遇上灾年,家里的地也卖光了,他们一家无家可归,又没了田产,只得流落到青州府,靠四个儿子给人做苦力过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