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2 / 3)
沈父心里存着事,并没有注意到两个儿女之间的眼神交锋。
等沈谦出去,书房的门重新关上,他心情有些沉重的问沈妩,“方才你二哥所言,你怎么看?”
沈妩没有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当着沈父的面,就对沈谦所言嗤之以鼻。
“外人?自己人?何为外人,又何为自己人?”沈妩自问自答道,“而今大姐姐生下了皇长孙,二哥就觉得皇长孙是和沈家有血亲关系的外孙,所以二皇子就成了自己人。但别忘了,沈妙马上也要入三皇子府,若将来沈妙也有了子嗣,那时三皇子还是外人么?那时,他又该如何选?”
说到这里,她面上露出讥讽的神色,“与皇家因血缘而论亲疏,何其愚蠢。”
“……”沈父听着这话,一时面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沈妩的话虽然听着刻薄,但不可否认是有道理的。且明显她看事情比沈谦更有格局,思维更清晰。
沈父再次遗憾沈谦被老太爷教歪了的同时,问沈妩道:“你祖父信中所说,你认为为父是否应该答应?”
沈妩听着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父亲觉得瑜哥儿若真做了皇长孙的伴读,对我们沈家有什么好处?”
面对这个问题,沈父却也与她一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认为呢?”
沈妩听出沈父这是在故意考校自己,于是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道:“没有。非但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坏事,一旦父亲答应此事,后患无穷。”
“哦?”沈父眉峰一扬,说道:“你且仔细说说。”
沈妩便分析道:“若果真父亲如祖父所说的那般,与圣上进言让瑜哥儿做皇长孙的伴读,便是公然表明了您以及沈家的立场。
在圣上还在位,且太子已立的情况下,您却支持二皇子,如此,不仅得罪了太子,而且还背叛了三皇子,更甚会在圣上心里留下一个墙头草的印象。”
说到这里,她停顿下来看沈父的反应,只见他面色已变得凝重。
于是,她继续道:“三皇子那样睚眦必报的人,一旦知道了老太爷有背叛的心思,哪里还忍得住不报复?首当其冲的就是在京城的大伯父一家,以及要嫁进三皇子府的沈妙。”
听到这里,沈父不由想起三年前的那场刺杀。三皇子连沈妩都敢杀,何况沈妙,真逼急了,说不得沈妙什么时候就病逝了。
“当初既然沈姝入了二皇子府,沈妙与三皇子本不该有婚约,糊涂啊!”沈父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埋怨。
沈妩也摇摇头,老太爷一意孤行,想在皇子们之间左右逢源,却害惨了孙女儿们。
“阿妩,你觉得依如今时局,为父该当如何?”
“自然是一动不如一静。”沈妩正色道,“而今的时局虽说复杂,但几位皇子之间互为掣肘,因此还算得平衡。只要爹您一直忠心于陛下,不主动入局,我们暂时就是安全的,只要圣上信任您,无论太子,还是皇子,都只会拉拢您,而不敢得罪您。”
她分析完,还不望踩一脚沈谦,“如今这般形势下,不偏不倚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愚蠢的人才会在一开始就表露自己的倾向。”
“……”沈父。
听了这一席话,沈父对于沈妩对朝局的把控和敏锐很是满意,与之相对的,他对沈谦的表现可谓失望至极。
“爹,您对二哥是如何打算的?”沈妩问道。难不成真让他跟去西北?
“为父名下有一个可以入国子监的名额,我已经将你二哥的名字报了上去。”沈父说道。
沈妩听着眼睛一亮。有些幸灾乐祸沈谦打错了算盘,以为自己先斩后奏来了汝州,沈父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殊不知,无论他用什么手段,结果都是一样的。
知道了沈父的态度,沈妩便不在书房多留,而是回了内宅找安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安氏本来在生闷气,一听这话,瞬间气散了。 ↑返回顶部↑
等沈谦出去,书房的门重新关上,他心情有些沉重的问沈妩,“方才你二哥所言,你怎么看?”
沈妩没有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当着沈父的面,就对沈谦所言嗤之以鼻。
“外人?自己人?何为外人,又何为自己人?”沈妩自问自答道,“而今大姐姐生下了皇长孙,二哥就觉得皇长孙是和沈家有血亲关系的外孙,所以二皇子就成了自己人。但别忘了,沈妙马上也要入三皇子府,若将来沈妙也有了子嗣,那时三皇子还是外人么?那时,他又该如何选?”
说到这里,她面上露出讥讽的神色,“与皇家因血缘而论亲疏,何其愚蠢。”
“……”沈父听着这话,一时面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沈妩的话虽然听着刻薄,但不可否认是有道理的。且明显她看事情比沈谦更有格局,思维更清晰。
沈父再次遗憾沈谦被老太爷教歪了的同时,问沈妩道:“你祖父信中所说,你认为为父是否应该答应?”
沈妩听着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父亲觉得瑜哥儿若真做了皇长孙的伴读,对我们沈家有什么好处?”
面对这个问题,沈父却也与她一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认为呢?”
沈妩听出沈父这是在故意考校自己,于是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道:“没有。非但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坏事,一旦父亲答应此事,后患无穷。”
“哦?”沈父眉峰一扬,说道:“你且仔细说说。”
沈妩便分析道:“若果真父亲如祖父所说的那般,与圣上进言让瑜哥儿做皇长孙的伴读,便是公然表明了您以及沈家的立场。
在圣上还在位,且太子已立的情况下,您却支持二皇子,如此,不仅得罪了太子,而且还背叛了三皇子,更甚会在圣上心里留下一个墙头草的印象。”
说到这里,她停顿下来看沈父的反应,只见他面色已变得凝重。
于是,她继续道:“三皇子那样睚眦必报的人,一旦知道了老太爷有背叛的心思,哪里还忍得住不报复?首当其冲的就是在京城的大伯父一家,以及要嫁进三皇子府的沈妙。”
听到这里,沈父不由想起三年前的那场刺杀。三皇子连沈妩都敢杀,何况沈妙,真逼急了,说不得沈妙什么时候就病逝了。
“当初既然沈姝入了二皇子府,沈妙与三皇子本不该有婚约,糊涂啊!”沈父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埋怨。
沈妩也摇摇头,老太爷一意孤行,想在皇子们之间左右逢源,却害惨了孙女儿们。
“阿妩,你觉得依如今时局,为父该当如何?”
“自然是一动不如一静。”沈妩正色道,“而今的时局虽说复杂,但几位皇子之间互为掣肘,因此还算得平衡。只要爹您一直忠心于陛下,不主动入局,我们暂时就是安全的,只要圣上信任您,无论太子,还是皇子,都只会拉拢您,而不敢得罪您。”
她分析完,还不望踩一脚沈谦,“如今这般形势下,不偏不倚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愚蠢的人才会在一开始就表露自己的倾向。”
“……”沈父。
听了这一席话,沈父对于沈妩对朝局的把控和敏锐很是满意,与之相对的,他对沈谦的表现可谓失望至极。
“爹,您对二哥是如何打算的?”沈妩问道。难不成真让他跟去西北?
“为父名下有一个可以入国子监的名额,我已经将你二哥的名字报了上去。”沈父说道。
沈妩听着眼睛一亮。有些幸灾乐祸沈谦打错了算盘,以为自己先斩后奏来了汝州,沈父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殊不知,无论他用什么手段,结果都是一样的。
知道了沈父的态度,沈妩便不在书房多留,而是回了内宅找安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安氏本来在生闷气,一听这话,瞬间气散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