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他继母 第9节(2 / 4)
杨恭:“崔侯爷,你们父女俱有几分无赖本性。”
了了自家姑娘的心思,这点子阴阳怪气,崔信根本不放在心上,打哈哈糊弄。
君臣二人又闲话三两句,崔信出宫,请自家二娘子入宫训话。
崔冬梅入宫前,崔信耳提面命,说着近些时日的流言,说着陛下那日打算将她嫁给寒门庶子,末了,又再三说道定王成王手笔。来来去去,也不知崔冬梅听懂几分。
无可奈何,崔信摆手让她去了,横竖他这个做父亲的,多担着些罢了。
下晌,崔冬梅急急而来,于立政殿得见杨恭。
二月的天,乌云厚重,无声昭示着风云诡谲。
如此天色,崔冬梅一袭银狐斗篷,平添几分鲜色。她迈过门槛,瞧见仅李申在外伺候,心知这是密谈,登时紧了心神。
殿内,杨恭身着红色常服,手持书卷。
“陛下,臣女来迟,望陛下恕罪。”
杨恭招手,令人到跟前来。
崔冬梅见状有些拿捏不住他的心思,迟疑一步方才上前,立在翘头案一侧。分外乖觉,半丝多余的动作也无。
“研墨。”杨恭发令。
崔冬梅急吼吼找墨条,找砚台,慌慌张张研墨。许是殿内一点子别的声响也无,几息功夫后,崔冬梅安定下来,显出几分京都贵女仪态。
杨恭的视线,此时恰好从书卷上挪开,落在小娘子研墨的手上。纤细白嫩的胳膊,握着墨条,明暗相对,分外显眼。顺着水红大袖衫看去,她腰肢盈盈不足一握,封腰束身,更显轻盈。
杨恭似叹息般说道:“二丫头,是个大姑娘了。”
崔冬梅扭头看向杨恭,娇俏一笑,灿若春光,“陛下而今,不拿我当小丫头了!”
“小丫头,谁家的小丫头能做出这般大的阵仗?你被你父亲关了禁闭,莫不是连外界的流言也禁闭了去。”
这是来问罪来了,她一怔,手上的动作缓慢一分。
“陛下这是哪里的话,我一个小丫头子,何处来的这般本事。陛下应该明白这事出自谁人之手。”
在杨恭的记忆中,崔冬梅还是早年模样,一个莽莽撞撞的毛丫头,冷不丁听她这般说来,几分刮目相看。
来了性子问道:“那你说说,有何人出手?”
“陛下这是在考我,还是在考我父亲。陛下难不成觉得我入宫,父亲没教我?”
“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你父亲如何想,我能猜到几分。说说你想的。”
崔冬梅低头看着自己研墨的动作,思忖着道来,“成王,定王两位王爷自然是不必细说,再有么,便是前太子及其家眷。再有,或是刘三娘。”
定王,成王,无非是想着杨恭选妃立后,最好养一两个孩子。与太子相争之下,他们或有一二捡漏的机会。至于前太子,说的是杨恭大哥,杨顺。这位生来便顺风顺水的人物,赶在太祖开国第二日便立了太子。可惜,英年早逝,若非如此,也轮不到杨恭登基。
这些,杨恭都明白,可说起刘三娘,他略是不解。
“中书令并非世家出身,所依仗者有限,为何?”
小娘子停下手上动作,眸子转动,眼睫微微颤动,“因为啊,我和刘三娘有仇。”
杨恭错愕之后不以为意笑笑,“小娘子之间拌嘴,还能有个仇怨不成。” ↑返回顶部↑
了了自家姑娘的心思,这点子阴阳怪气,崔信根本不放在心上,打哈哈糊弄。
君臣二人又闲话三两句,崔信出宫,请自家二娘子入宫训话。
崔冬梅入宫前,崔信耳提面命,说着近些时日的流言,说着陛下那日打算将她嫁给寒门庶子,末了,又再三说道定王成王手笔。来来去去,也不知崔冬梅听懂几分。
无可奈何,崔信摆手让她去了,横竖他这个做父亲的,多担着些罢了。
下晌,崔冬梅急急而来,于立政殿得见杨恭。
二月的天,乌云厚重,无声昭示着风云诡谲。
如此天色,崔冬梅一袭银狐斗篷,平添几分鲜色。她迈过门槛,瞧见仅李申在外伺候,心知这是密谈,登时紧了心神。
殿内,杨恭身着红色常服,手持书卷。
“陛下,臣女来迟,望陛下恕罪。”
杨恭招手,令人到跟前来。
崔冬梅见状有些拿捏不住他的心思,迟疑一步方才上前,立在翘头案一侧。分外乖觉,半丝多余的动作也无。
“研墨。”杨恭发令。
崔冬梅急吼吼找墨条,找砚台,慌慌张张研墨。许是殿内一点子别的声响也无,几息功夫后,崔冬梅安定下来,显出几分京都贵女仪态。
杨恭的视线,此时恰好从书卷上挪开,落在小娘子研墨的手上。纤细白嫩的胳膊,握着墨条,明暗相对,分外显眼。顺着水红大袖衫看去,她腰肢盈盈不足一握,封腰束身,更显轻盈。
杨恭似叹息般说道:“二丫头,是个大姑娘了。”
崔冬梅扭头看向杨恭,娇俏一笑,灿若春光,“陛下而今,不拿我当小丫头了!”
“小丫头,谁家的小丫头能做出这般大的阵仗?你被你父亲关了禁闭,莫不是连外界的流言也禁闭了去。”
这是来问罪来了,她一怔,手上的动作缓慢一分。
“陛下这是哪里的话,我一个小丫头子,何处来的这般本事。陛下应该明白这事出自谁人之手。”
在杨恭的记忆中,崔冬梅还是早年模样,一个莽莽撞撞的毛丫头,冷不丁听她这般说来,几分刮目相看。
来了性子问道:“那你说说,有何人出手?”
“陛下这是在考我,还是在考我父亲。陛下难不成觉得我入宫,父亲没教我?”
“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你父亲如何想,我能猜到几分。说说你想的。”
崔冬梅低头看着自己研墨的动作,思忖着道来,“成王,定王两位王爷自然是不必细说,再有么,便是前太子及其家眷。再有,或是刘三娘。”
定王,成王,无非是想着杨恭选妃立后,最好养一两个孩子。与太子相争之下,他们或有一二捡漏的机会。至于前太子,说的是杨恭大哥,杨顺。这位生来便顺风顺水的人物,赶在太祖开国第二日便立了太子。可惜,英年早逝,若非如此,也轮不到杨恭登基。
这些,杨恭都明白,可说起刘三娘,他略是不解。
“中书令并非世家出身,所依仗者有限,为何?”
小娘子停下手上动作,眸子转动,眼睫微微颤动,“因为啊,我和刘三娘有仇。”
杨恭错愕之后不以为意笑笑,“小娘子之间拌嘴,还能有个仇怨不成。” ↑返回顶部↑